[实用新型]一种多极可调节的内循环厌氧废水处理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5319.1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4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树良;金玉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思科环境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林佰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2 | 代理人: | 刘帅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形塔体 反应腔 进水腔 柱形塔 体内 废水处理塔 废水 集气腔 可调节 内循环 多极 厌氧 本实用新型 循环水泵 渣滓 侧壁 耗能 连通 过滤 分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极可调节的内循环厌氧废水处理塔,包括柱形塔体;所述柱形塔体内从上到下设有集气腔、反应腔和进水腔;所述柱形塔体侧壁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和进水腔的循环水泵。通过在柱形塔体内设置集气腔、反应腔和进水腔,使在处理废水时能分别控制处于不同腔体内废水的流量;让柱形塔体在耗能降低的同时也使废水得到更合理的分类;同时也使得可在柱形塔体内一并过滤大体积渣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多极可调节的内循环厌氧废水处理塔。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即为在厌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厌氧细菌分解、代谢、消化,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减少,同时产生沼气的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方式。厌氧处理作为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形式,正在陆续地开发出一系列新的厌氧处理工艺和构筑物,目前的厌氧废水处理塔在处理废水时,不能够同时调节多处废水流量,耗能高的同时也使废水需要多次循环净化才能净化彻底,并且需要在塔体外将大体积渣滓过滤,而不能在塔体内一并过滤,耗费更多资源和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极可调节的内循环厌氧废水处理塔,通过在柱形塔体内设置集气腔、反应腔和进水腔,使在处理废水时能分别控制处于不同腔体内废水的流量;让柱形塔体在耗能降低的同时也使废水得到更合理的分类;同时也使得可在柱形塔体内一并过滤大体积渣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极可调节的内循环厌氧废水处理塔,包括柱形塔体;所述柱形塔体内从上到下设有集气腔、反应腔和进水腔;所述柱形塔体侧壁设有连通所述反应腔和进水腔的循环水泵。通过从进水腔进废水,再将进水腔内的废水通过循环水泵吸入反应腔,废水在反应腔中循环,产生的沼气通过集气腔收集并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集气腔顶部设有出气管;所述反应腔从上到下的设有三相分离器、厌氧反应填料层和布水器,所述三相分离器内设有贯穿所述柱形塔体侧壁的出水管;所述进水腔侧壁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和进水腔底部之间设有一倾斜的过滤网。带有大体积渣滓的废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柱形塔体,在经过过滤网的第一重过滤后,大体积渣滓被留在过滤网上,其余废水透过过滤网进入进水腔底部,进水腔底部的废水在循环水泵的作用下上升进入反应腔,再通过布水器提高液体表面上升流速,使废水在厌氧反应填料层内充分反应,最后进入三相分离器,产生的沼气进入集气腔并通过出气管释放,净水则从出水管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三相分离器底部设有一贯穿所述厌氧反应填料层并连通所述布水器的回流管。第一次净水过程完毕后,还会有一些未净化完全的泥水混合物在三相分离器内,该泥水混何物会沿着三相分离器内的挡泥板向下沉淀,进入回流管,通过回流管再次从布水器流出,进行第二次循环净化。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出水管和进水管上分别设有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可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调节阀口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多极可调节的内循环厌氧废水处理塔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控制系统上设有触摸操作屏、控制开关按钮和调节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和所有电动调节阀都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循环水泵和所有电动调节阀通过电性连接将信号反馈给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电信号控制循环水泵和所有电动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柱形塔体内设置集气腔、反应腔和进水腔,使在处理废水时能分别控制处于不同腔体内废水的流量;让柱形塔体在耗能降低的同时也使废水得到更合理的分类;同时也使得可在柱形塔体内一并过滤大体积渣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思科环境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思科环境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5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芬顿流化床处理印染废水超低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