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炉散热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4666.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列书;杨义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义和;段钧元;颜洪钦 |
主分类号: | F23B30/02 | 分类号: | F23B30/02;F23K3/16;F23H9/00;F23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42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具 外墙 出火管道 汽化燃烧 散热体系 燃烧炉 连通 本实用新型 炉具底座 全铝翅片 分道 活动连接有 散热技术 尾气热量 炙热气体 微电机 散热 分火 钢球 管内 内壁 内腔 投料 保温 尾气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炉散热体系,包括炉具底座,所述炉具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炉具外墙,所述炉具外墙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炉具保温泥,所述炉具外墙内壁的顶部连通有汽化燃烧管,汽化燃烧管的顶端贯穿炉具外墙并延伸到炉具外墙的顶部,汽化燃烧管的顶端连通有出火管道,出火管道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分道管,出火管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分道管之间活动连接有分火钢球,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该燃烧炉散热体系,使装置内部的炙热气体尾气可以流到全铝翅片管内,而且由于全铝翅片管的散热面积较大,可将尾气热量快速散失到空气中去,而且可以通过动微电机启动与否和投料速度来控制气体的流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烧炉散热体系。
背景技术
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最直接有效缓解全球能源危机的途径之一。单从燃烧领域而言,若将燃烧换热效率提高12.5%,可等同所有核能和其他能源的总和,这一大趋势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伴随着环境的恶化,降低污染同时成为燃烧技术的又一发展方向,人类在提高燃烧效率并降低污染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展出多种燃烧技术。如1937年便开始的分级燃烧,将空气分两次或多次送入炉膛与燃料混合燃烧,避免火焰集中形成,主要为降低污染,但会降低燃烧强度,还可能降低效率。为燃烧垃圾和一些劣质燃料,又开发出流化床燃烧技术,然而形成流化状态需要大量鼓风,能耗较大,并且燃烧温度不高,且仅适合固体颗粒燃烧。在全球温室效应的大背景下,为解决二氧化碳减排,又研发出富氧燃烧技术,并配套二氧化碳捕捉封存技术,由于超过通常空气中21%含量的氧气浓度,所以燃烧更易组织且温度更高,但往往会因局部温度过高生成大量氮氧化合物,且由于高昂的制氧成本,使其还无法成功商业运行。
现有的燃烧炉散热装置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下,大多燃烧炉散热装置直接将尾气排放到空气中,而且工作人员不能控制尾气的排放时间和排放量,因此,燃烧炉散热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炉散热体系,解决了现有的燃烧炉散热装置结构复杂,散热效率低下,和工作人员不能控制尾气的排放时间和排放量而使燃烧炉散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燃烧炉散热体系,包括炉具底座,所述炉具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炉具外墙,所述炉具外墙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炉具保温泥,所述炉具外墙内壁的顶部连通有汽化燃烧管,所述汽化燃烧管的顶端贯穿炉具外墙并延伸到炉具外墙的顶部,且汽化燃烧管的顶端连通有出火管道,所述出火管道顶部的两侧均连通有分道管,所述出火管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分道管之间活动连接有分火钢球,所述出火管道的内壁且位于分火钢球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除尘网,所述分道管的内部连通有全铝翅片管,所述全铝翅片管的顶部通过气流通道管连通有尾气弯头连接管道。
优选的,所述炉具外墙的右侧连通有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顶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速马达。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速马达输出轴的一端贯穿进料管道并延伸到进料管道的内部,且减速马达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阀门,所述进料管道的顶端且位于进料阀门的正上方固定连接有装料斗。
优选的,所述炉具底座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端的外表面且位于炉具外墙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弧形炉桥。
优选的,所述炉具底座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速马达,所述第二减速马达输出轴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转动杆底端的表面且位于炉具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表面与第二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气弯头连接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托板,所述电机托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微电机,所述微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贯穿电机托板并延伸到尾气弯头连接管道的内部,所述微电机输出轴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弯头连接管道的顶部且位于风扇的正上方连通有出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义和;段钧元;颜洪钦,未经杨义和;段钧元;颜洪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4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常压或微正压二次蒸汽发生器的蒸馏装置
- 下一篇:烤烟生物质燃烧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