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收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18712.8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B65H54/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胡川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萃***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轮 伸缩 空腔 本实用新型 线缆 收线装置 充电枪 充电桩 出线口 内壁 桩体 交错间隔设置 生产制造成本 电缆磨损 电气设备 交错间隔 维护保养 漏电 故障率 伸长 放线 绕过 收线 收缩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收线装置,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线缆、充电枪和具有空腔的桩体,桩体上设置有出线口,空腔内相对应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分别交错间隔地设置有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连接在充电枪上的线缆穿过出线口进入空腔,线缆进入空腔的一端依次绕过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并固定在空腔内。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的收缩伸长实现收线和放线,避免电缆磨损漏电,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廉,且故障率低,便于维护保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解决全球环境污染、石油资源枯竭等问题,集合环保、清洁、节能等优势的电动汽车逐渐开始受到市场的重视。据相关统计,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率明显高于燃油汽车,而污染物排放量仅为普通内燃机车的2-8%。为满足电动汽车急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全国各地对充电站、充电桩的发展与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大规模充电站的建设需要较高的投入,且数量有限。相比之下,占地较少、方便快捷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充电桩是电动力车的小型电站,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中使用的加油机,可以在停车场、居民小区和办公楼等区域广泛应用。通过使用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使用者可以便捷地连接电动汽车并进行充电。
为了满足使用需求,现有充电桩连接充电枪的线缆长度通常为充电桩高度的数倍。在没有有效收纳措施的情况下,使用完毕后的线缆会被随意地堆放在地面上,并频繁地与地面发生摩擦。这一方面容易导致线缆磨损漏电,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充电桩外围的道路通行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收线装置,这种收线装置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节线缆长度,线缆在使用完毕后可自动回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充电桩的收线装置,包括桩体、线缆和充电枪,充电枪活动插装在桩体外壁上,桩体内形成有空腔,桩体上设置有出线口,空腔内具有相对应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第二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结构相同且交错间隔设置,线缆一端与充电枪连接,线缆另一端穿过出线口进入空腔,线缆进入空腔的一端依次绕过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并固定在空腔内。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线缆呈S形依次往复绕过交错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当牵拉线缆时,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受力伸长并彼此靠近,使线缆弯曲度变小,释放出收纳在空腔中的线缆。当牵拉线缆的拉力消失时,若干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和若干第二伸缩牵引轮组件收缩复位,线缆弯曲度变大,释放的线缆回收置空腔中。这种收线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廉,且故障率低,便于维护保养。
第一伸缩牵引轮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滑轮,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一内壁、滑轮固定连接。
由于上述结构的设置,以滑轮作为线缆的牵引轮可以有效减小线缆牵拉时的摩擦阻力,提高使用舒适度和便捷性。
空腔内设置有与出线口配合的线缆逆止组件,线缆逆止组件包括设置在空腔内的逆止轮A、逆止轮B、连接件和牵引弹簧,以及设置在桩体外的逆止调节板,逆止轮A固定在空腔内,逆止轮B与逆止轮A对称设置且相互配合,逆止轮B通过连接件与空腔内壁铰接,连接件与空腔内壁之间还连接有牵引弹簧,桩体上开设有与逆止调节板配合的逆止调节口,逆止调节板穿过逆止调节口与连接件铰接,逆止调节板与牵引弹簧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8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