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电池极片称重分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7244.2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3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钵;杨越;张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18 | 分类号: | B07C5/18;B07C5/30;B07C5/36;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9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 红外测距仪 传送带 基座顶部 分选 称重分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框架 锂电池极片 测量极片 称重托盘 顶部设置 数量判断 一端设置 转轴转动 控制器 中心处 称重 底端 焊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锂电池极片称重分选装置,包括称重托盘、基座和红外测距仪,所述基座顶部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基座顶部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输送传送带,所述基座顶部靠近输送传送带中部焊接有传感器框架,所述传感器框架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测距仪。本实用新型中,在输送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红外测距仪,由于极片的厚度固定,所以,通过测量极片的高度,可以判断极片的数量,再根据数量判断重量是否合格,这样的分选方式,能够同时进行多个极片的称重,极大的加快了分选的效率,且对于极片的数量没有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分选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电池极片称重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可充电电池的第五代产品锂金属电池在1996年诞生,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电率和性能价格比均优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自身的高技术要求限制,现在只有少数几个国家的公司在生产这种锂金属电池。
锂电池极片是锂电池应用中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所述对锂电池极片的分选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分选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分选装置往往只能够对单个或者固定数量的极片的重量进行称重后分选,然而这样的称重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效率较为低下,且分选过程需要对极片的数量有要求,操作麻烦;其次,现有的称重分选装置,往往需要将称重和分选分开进行,或者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这样的分选过程缓慢,且误差率较高,不利于分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锂电池极片称重分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锂电池极片称重分选装置,包括称重托盘、基座和红外测距仪,所述基座顶部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基座顶部底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输送传送带,所述基座顶部靠近输送传送带中部焊接有传感器框架,所述传感器框架内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测距仪,所述基座顶部一端中心处两端焊接有液压伸缩杆,两个所述液压伸缩杆顶部焊接有电子计重秤,所述电子计重秤顶部通过挤压弹簧弹性连接有称重托盘,所述称重托盘顶部卡接有滚珠,所述基座顶部一端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分选传送带,所述分选传送带中的一个传动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分选传送带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与基座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传感器框架的横截面呈U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液压伸缩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液压伸缩杆之间的间距两两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红外测距仪与电子计重秤的输出端均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7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