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痰液收集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9529.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5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陆翼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痰液收集包,包括密封设置的外包以及设于所述外包内的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所述第一内袋设于所述外包一侧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内袋叠设于所述第一内袋上,所述第三内袋叠设于所述第二内袋上,所述第一内袋和第二内袋开口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痰液收集包,采用外包内设置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方便医务人员无需他人帮助取出医疗器械进行吸痰工作,且不会污染医疗器械,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痰液收集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临床常用的痰液收集器内设有与吸引器连接接口、吸痰管、储液瓶和两只无菌手套,在对病人进行吸取痰液时,收集痰液进行需氧菌培养、厌氧菌培养、结核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用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为避免因操作引起的污染影响到检验结果,医务人员在不污染器械的情况下1人操作有困难:
1、撕开包装袋,要在不污染其他部分的情况下取出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的接口;
2、要在不污染袋中装置的情况下拿出无菌手套,双手戴2只折叠在一起的薄膜手套很难做到手套不被污染;
3、戴好手套的手很难在不触碰包装袋外侧的情况下取出无菌吸痰管,除非有第2人协助;
4、操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可能造成收集到的痰液被杂菌污染;
5、病人可能因为无菌操作的欠缺导致感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吸痰包装载医疗器械不合理导致医务人员1人进行吸痰动作困难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痰液收集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痰液收集包,包括密封设置的外包以及设于所述外包内的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所述第一内袋设于所述外包一侧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内袋叠设于所述第一内袋上,所述第三内袋叠设于所述第二内袋上,所述第一内袋和第二内袋开口方向相反。
外包的密封设置使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处于无菌环境内,第一内袋用于放置痰液收集器,第二内袋用于放置无菌手套,第三内袋用于插入痰液收集器与吸引器的连接口。
进一步,为了层次分明,便于医务人员正确区分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所述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袋内空间逐渐变小。
进一步,为了便于拆开外包且剪开时不会剪坏内部医疗器械,所述外包表面设有剪切线形成剪切区域,所述剪切区域大于所述第一内袋的投影面积。第一内袋为三个内袋面积最大的内袋,剪切时绕开第一内袋就不会剪坏其他内袋中的医疗器械。
进一步,为了层次分明,便于医务人员正确区分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所述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采用不同颜色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痰液收集包,采用外包内设置第一内袋、第二内袋和第三内袋,方便医务人员无需他人帮助取出医疗器械进行吸痰工作,且不会污染医疗器械,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包,2、第一内袋,3、第二内袋,4、第三内袋,5、剪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9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诊科用吊挂式输液架
- 下一篇:电压力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