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融合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8869.2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卢永忠;孙远运;高明星;锁向荣;胡小宁;赵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08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机 中央处理器 融合 本实用新型 内存控制器 驱动器接口 双端口内存 电源系统 加密模块 可管理性 散热系统 网络模块 硬件模块 主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融合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融合一体机至少设置有主板、第一中央处理器(1)、第一内存控制器(2)、驱动器接口模块(5)、网络模块(3)、加密模块(4)、散热系统(6)和电源系统(7)。所述超融合一体机还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8)、第二内存控制器(9)和双端口内存模块(10)。本实用新型的多达2个中央处理器和相应硬件模块的设置提供了领先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将来进行扩张所需的性能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体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融合一体机。
背景技术
超融合存储系统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超融合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云管理软件、数据重构、多副本、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在超融合设备中,最核心的硬件资源包括服务器资源和磁盘资源。而由于超融合系统的分布式、高扩展特性,导致系统中对所扩展的硬件资源进行识别以及添加至系统的操作将十分消耗系统资源,尤其是对于异构硬件资源。同时,对于超融合系统最重要的资源是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信息,对于扩展的磁盘资源,系统需要对磁盘资源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识别和保护也会消耗大量的系统处理资源、装置及终端。
公开号为CN10784427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基于超融合存储系统的硬件资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利用硬件资源管理服务定期扫描本地服务器中是否存在新硬件资源;若存在,则将所述新硬件资源加载至本地服务器中的管理虚拟机中;判断所述新硬件资源中是否存在标识信息,所述表示信息为所述超融合存储系统用于管理系统中的硬件资源标注的识别信息;若存在,则根据所述标识信息将所述新硬件资源通过所述管理虚拟机添加至超融合存储系统的硬件资源池中;若不存在,则为所述新硬件资源标记标识信息,并通过所述管理虚拟机添加至超融合存储系统的硬件资源池中。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急需能够实现上述超融合存储系统的硬件资源管理方法的相应的超融合一体机设备,急需具有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将来进行扩张所需的性能和灵活性的超融合一体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融合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超融合一体机至少设置有主板、第一中央处理器、第一内存控制器、驱动器接口模块、网络模块、加密模块、散热系统和电源系统。其中,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通过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中央处理器插槽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主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内存控制器、所述加密模块、所述驱动器接口模块、所述网络模块、所述散热系统和所述电源系统连接。所述第一内存控制器通过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第一内存控制器插槽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网络模块通过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网络模块插槽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加密模块通过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加密模块插槽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驱动器接口模块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散热系统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源系统与所述主板相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超融合一体机还设置有第二中央处理器、第二内存控制器和双端口内存模块。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通过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第二中央处理器插槽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二内存控制器、所述双端口内存模块、所述加密模块、所述驱动器接口模块、所述网络模块、所述散热系统和所述电源系统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内存控制器通过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第二内存控制器插槽固定于所述主板上并通过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双端口内存模块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8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机
- 下一篇:图像识别用的平板电脑反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