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7892.X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0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芝;侍二增;李兰侠;谭伟;朱宁平;蒋小娟;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组合物 收集装置 除尘 物料流通 除尘机 接口处 粉尘 本实用新型 负压环境 吸尘腔 管道设计 设备管道 生产技术 相对封闭 运行负荷 装置使用 除尘管 料位 套合 吸尘 能耗 节约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树脂组合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采用套合的管道设计,在除尘收集装置内通过除尘机实现负压环境,物料下降时虽出现粉尘上扬,但由于是负压环境,上扬的粉尘导入吸尘腔被除尘管抽走,并且吸尘腔该端为圆柱形,实现360°吸尘,有效降低粉尘的外溢污染,改善工作环境;此外本装置使用时,除尘机作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除尘机的运行负荷随着设备管道料位高度的变化而降低,节约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树脂组合物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环氧树脂组合物生产过程是:原材料经过称量、预混合、挤出混炼、冷却粉碎和后混合完成,合格粉料进行打饼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基本上都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物料输送,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外界环境对环氧树脂组合物的污染和性能影响。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会涉及物料从容器之间的相互转移,转移时应避免物料的外溢、抛撒和浪费,特别是打饼前将物料从料箱加到设备管道的过程更是严格要求做到这点。
通常做法是,在设备管道口和料箱下料口放置环形橡胶垫片,下料口旁边放一个除尘管道,打开料箱下料口阀门开始放料。因在设备管道空的状态下加料,物料下降时物料填充管道形成气流,会形成粉尘外溢,部分冒出的粉尘被放旁边的除尘管道吸走,但由于除尘管道作用区域有限,仍有较大部分物料扩散到工作环境中,造成粉尘环境污染,对生产环境和员工身体造成健康隐患;同时由于除尘管道吸尘口与外界连通,除尘机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能源消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解决物料大量外泄造成污染环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包括承重接料件、吸尘腔及下料件;吸尘腔为空心腔体结构,一端为圆柱体,另一端延伸并固接有除尘管道接口,除尘管道接口通过除尘管外接除尘器;圆柱体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同轴心的安装孔;承重接料件包括上导料管及上卡环,上卡环同轴心固接在上导料管顶端;下料件为下卡环;上卡环外径大于圆柱体顶端安装孔内径,上导料管外径小于或等于圆柱体顶端安装孔内径;上导料管同轴套合圆柱体顶面的安装孔;下卡环外径大于圆柱体底面安装孔内径,下卡环内径大于上导料管外径;下卡环设置在圆柱体内;上导料管底端穿过下卡环并从圆柱体底面的安装孔伸出。
优选的,除尘器为离心风机。
优选的,还包括卡座,卡座通过螺钉固定在设备台面上,卡座顶面设置有对应吸尘腔圆柱端的卡条,卡座底面固接有设备管道,上导料管伸入到设备管道内。
优选的,上卡环底面圆周均匀设置有上支撑板,上支撑板底端抵住圆柱体底板。
优选的,下卡环顶面圆周均匀设置有下支撑板,下支撑板顶端抵住圆柱体顶板。
优选的,承重接料件、吸尘腔及下料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物料流通接口处除尘收集装置,采用套合的管道设计,在除尘收集装置内通过除尘机实现负压环境,物料下降时虽出现粉尘上扬,但由于是负压环境,上扬的粉尘导入吸尘腔被除尘管抽走,并且吸尘腔该端为圆柱形,实现360°吸尘,有效降低粉尘的外溢污染,改善工作环境;此外本装置使用时,除尘机作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除尘机的运行负荷随着设备管道料位高度的变化而降低,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海诚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78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