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油的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7872.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7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本体 密封槽 缸体 螺栓孔 油底壳 凸环 本实用新型 安装螺栓 密封性能 防漏油 固定耳 密封槽位置 固定设置 均匀设置 密封方式 双重固定 液体密封 空隙处 变差 插接 填充 契合 松动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漏油的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与油底壳本体固定连接的缸体,油底壳本体的上沿均匀分布有一圈密封槽,与密封槽位置相对应的缸体上固定设置有一圈与密封槽相契合的凸环,密封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密封槽外围的油底壳本体上均匀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上设置有螺栓孔,缸体的凸环插接在密封槽中,且凸环和密封槽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液体密封胶体,油底壳本体通过螺栓孔安装螺栓提供与缸体的附加固定。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密封方式不存在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密封性能变差的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在螺栓孔处安装螺栓为油底壳本体和缸体提供附加固定,通过双重固定,可以将油底壳本体固定在缸体上不松动,进一步提高了油底壳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油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油底壳初始是通过密封垫密封,这种密封方式其机械结构一般较复杂,安装、拆卸不便,而且极易因为密封垫长久使用老化而影响密封性能;因此后来将油底壳的密封方式逐渐改为涂胶密封,但是该密封方式很难进行不破坏的二次拆卸,而且经过长时间使用,接触面的涂胶会有离缝的现象,从而密封性能变差。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具有新型密封方式的防漏油的油底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使用现有密封方式的油底壳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密封性能变差的技术问题。现提供一种防漏油的油底壳。
一种防漏油的油底壳,包括油底壳本体以及与油底壳本体固定连接的缸体,所述油底壳本体的上沿均匀分布有一圈密封槽,与密封槽位置相对应的缸体上固定设置有一圈与密封槽相契合的凸环,所述密封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密封槽外围的油底壳本体上均匀设置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螺栓孔,缸体的凸环插接在密封槽中,且所述凸环和密封槽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液体密封胶体,所述油底壳本体通过螺栓孔安装螺栓提供与缸体的附加固定。
优选的,所述油底壳本体采用铝材料。
优选的,所述液体密封胶体为耐高温耐高压液体密封胶体。
优选的,所述密封槽的底部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直径小于密封槽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油底壳使用的密封方式,是将缸体的凸环插接在密封槽2中,并且所述凸环和密封槽2之间的空隙处填充有液体密封胶体,液体密封胶体能够填充所有的凹陷、致密性好、与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黏附性、粘度高、而且稳定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静密封材料,与先前使用过的密封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的密封方式不存在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密封性能变差的问题,而且密封槽外围均匀设置的固定耳以及固定耳上的螺栓孔,可以通过在螺栓孔处安装螺栓为油底壳本体和缸体提供附加固定,通过双重固定,可以将油底壳本体固定在缸体上不松动,进一步提高了油底壳的密封性能,而且螺栓孔设置在密封槽外围,这样油底壳本体和缸体之间的空腔形成密闭的空间,油底壳中的润滑油就不会从螺栓孔渗透到油底壳外,更加进一步的提高油底壳的密封性能,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油底壳本体;2、密封槽;3、固定耳;4、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胜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7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