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552.5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曹喜锋;娄建;李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九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317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接线盒壳体 光伏接线盒 壳体内部 容纳空间 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 薄壁壳体 散热效果 外力作用 有效减少 灌胶量 加劲肋 加强肋 两侧面 顶面 内腔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壳体内部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壳体的顶面及相对的两侧面内部,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接线盒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接线盒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多组平行的第一加强肋。接线盒壳体内部加强筋和加劲肋的设置可防止薄壁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损坏,且加强筋与接线盒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可有效减少内腔灌胶量,增加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在太阳能组件的组成中非常重要,主要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接线盒通过硅胶与组件的背板粘在一起,组件内的引出线通过接线盒内的内部线路连接在一起,内部线路与外部线缆连接在一起,使组件与外部线缆导通。接线盒内有二极管,保证组件在被挡光时能正常工作。
接线盒内部壳体壁薄、强度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撞击后碎裂,从而影响接线盒的使用,另外接线盒在工作状态下热量高,需进行及时的散热处理。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接线盒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光伏接线盒,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接线盒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光伏接线盒,包括接线盒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壳体内部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壳体的顶面及相对的两侧面内部,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接线盒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接线盒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多组平行的第一加强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盒壳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接线盒壳体底面平行的第二加强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接线盒壳体底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肋,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接线盒壳体内部的铜板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两个接线柱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接线柱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盒壳体内部设置有多组铜板以及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铜板的二极管,且位于中间段的所述铜板的面积为处于两端部的所述铜板的面积的1.5-3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与所述接线盒壳体连接设置的接线盒底壁,所述接线盒底壁上还设置有第三加劲肋,分别连接所述接线盒壳体的底面与所述接线盒底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加劲肋为三角板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接线盒壳体内部加强筋和加劲肋的设置可防止薄壁壳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损坏,且加强筋与接线盒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可有效减少内腔灌胶量,增加散热效果;
2)、接线盒壳体内部采用处于中间段的铜板面积较大的设置,可有效增加散热效果;
3)、接线盒壳体内部底部的第二加强筋和第二加强肋的设置可增加爬电距离长度,从而有效增加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九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九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5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虚焊接线盒
- 下一篇:便携组合式太阳能光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