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音喇叭的缓冲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083.7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4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通莹电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架 全音喇叭 振子固定 滚珠 缓冲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音圈固定 放置槽 上盖板 填充层 下盖板 振动腔 振子 长条形振子 直立式结构 通风口 固定振子 缓冲胶体 结构设置 组件包括 左右两侧 内表面 倾斜式 贴合 喇叭 增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音喇叭的缓冲固定机构,包括全音喇叭缓冲架,全音喇叭缓冲架的内部设置有振动腔,振动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音圈固定组件,全音喇叭缓冲架包括有缓冲架上盖板,缓冲架上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架下盖板,缓冲架下盖板的右端设置有通风口,全音喇叭缓冲架的内部设置有胶体填充层,音圈固定组件包括有长条形振子,振子的外表面设置有振子固定筒,振子固定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滚珠放置槽,滚珠放置槽设置有振子贴合滚珠,本实用新型利用倾斜式的结构设置代替传统直立式结构,增设了缓冲胶体填充层以及用以固定振子的振子固定筒,提高了全音喇叭的稳定性,而且避免了大振幅对喇叭的冲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音喇叭的缓冲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音是十二平均律中最小的音高距离。在钢琴上,任何两个相邻键之间的距离是半音,在一个纯八度中有十二个半音。两音间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的叫全音。在一个纯八度中有六个全音。在八度内的基本音级之间,除了E到F,B到C之间是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全音喇叭就是全频带喇叭,频率很宽,从高音到低音都能从放的很好,频率大概在35HZ-16KHZ。全音喇叭在发声过程中音圈的振子振动容易出现轻微的左右偏离,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为了避免影响振子的自由振动往往不对音圈进行相关固定,导致振子振动偏离,影响喇叭出声质量。目前的全音喇叭构造为直立式构造,振动在竖直平面上发生,该种结构设计限制了喇叭放置的方式,影响喇叭在不同结构设计中的普适性。当喇叭出声振幅过大时会对喇叭底部直接冲击,造成喇叭寿命减少。
例如,申请号为201720095417.X,名称为一种新型喇叭缓冲固定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
该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地消除音响装配导致的共振现象,进而减小对音响品质的影响。
但是现有的全音喇叭缓冲固定机构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的全音喇叭缓冲固定机构在安装过程为了避免影响振子的自由振动往往不对音圈进行相关固定,导致振子振动偏离,影响喇叭出声质量。;
(2)现有的全音喇叭缓冲固定机构采用直立式构造,振动在竖直平面上发生,该种结构设计限制了喇叭放置的方式,影响喇叭在不同结构设计中的普适性。当喇叭出声振幅过大时振子带动线圈会对喇叭底部直接冲击,造成喇叭寿命减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音喇叭的缓冲固定机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音喇叭的缓冲固定机构,包括全音喇叭缓冲架,所述全音喇叭缓冲架的内部设置有振动腔,所述振动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音圈固定组件;
所述全音喇叭缓冲架包括有缓冲架上盖板,所述缓冲架上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架下盖板,所述缓冲架下盖板的右端设置有通风口,所述全音喇叭缓冲架的内部设置有胶体填充层;
所述音圈固定组件包括有长条形振子,所述振子的外表面设置有振子固定筒,所述振子固定筒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滚珠放置槽,所述滚珠放置槽设置有振子贴合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腔包括有发声音膜,所述发声音膜的下端设置有华司,所述华司的下端设置有磁钢,所述磁钢的下端设置有U型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固定筒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关于所述振子固定筒中心轴左右对称的内陷凹弧。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的上端连接有上生磁圈,所述振子的下端连接有与所述上生磁圈相同型号的下生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振子固定筒,将振子其固定,且振子固定筒的内表面与振子之间增设了贴合滚珠,大大减小了两面接触的摩擦,保证高音质发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通莹电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通莹电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驱动跑道型喇叭
- 下一篇:平面振膜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