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潜水电机温度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4201.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8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谢芳;梁海珠;王茂华;王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邦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6 | 分类号: | H02K9/06;H02K1/32;H02K5/20;H02K5/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顾俊超 |
地址: | 20170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电机 转子 强力风叶 散热通道 散热装置 转子风叶 热交换 散热循环通道 本实用新型 外部介质 循环散热 转子旋转 短叶片 固定环 机壳壁 内循环 叶片杆 风速 转轴 自带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低潜水电机温度的散热装置,包括潜水电机和强力风叶,转子的两个端面上形成多个转子风叶,转子上还开设有多条转子散热通道,潜水电机的机壳与定子的接触面上开设有多条机壳散热通道,强力风叶安装于潜水电机的转轴上且位于转子的任一端面上,强力风叶包括固定环、叶片杆和短叶片。转子旋转,转子上自带的转子风叶旋转,机壳内的气体在转子散热通道与机壳散热通道内循环流动,同时强力风叶旋转将散热循环通道中气体的风速提高,使机壳壁与外部介质的热交换加快,加强了循环散热速度,从而降低了潜水电机的温度,提高了潜水电机的寿命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潜水电机温度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电机原设计是采用电机转子自带的短风叶对电机进行冷却,同时采用电机机壳浸入介质中,依靠介质的流动对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冷却。此装置散热效果差,因而如何解决潜水电机升温并且使电机正常工作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降低潜水电机温度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降低潜水电机温度的散热装置,包括潜水电机和强力风叶,所述潜水电机的转子的两个端面上相对应地形成多个转子风叶,所述多个转子风叶在所在端面上沿周向均布,并且每个转子风叶立于所在端面设置;所述转子上还开设有多条转子散热通道,每条转子散热通道沿转子的轴向沿伸且贯通转子的两个端面;所述多条转子散热通道在转子的周向上均布设置,所述潜水电机的机壳与定子的接触面上开设有多条机壳散热通道,所述多条机壳散热通道的两端与转子的两个端面处的空间连通;所述强力风叶安装于潜水电机的转轴上且位于转子的任一端面上,所述强力风叶包括固定环、叶片杆和短叶片,所述固定环套装于转轴上,固定环的周侧沿周向均布地连接多个叶片杆,每个叶片杆的末端连接一短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强力风叶位于转子的远离转轴输出端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的每个端面上的转子散热通道孔与转子风叶为一一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强力风叶的相邻的两个短叶片之间对应一转子散热通道孔与一转子风叶。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散热通道、机壳散热通道、转子每个端面上的转子风叶、以及强力风叶的短叶片的数量相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转子旋转,转子上自带的转子风叶旋转,机壳内的气体在主要由转子散热通道与机壳散热通道组成的散热循环通道内循环流动,同时强力风叶旋转,由于强力风叶只有外径处留有短叶片,中间部分为叶片杆,强力风叶的叶片不是沿径向全长封闭的,这样强力风叶将散热循环通道中气体的风速提高,使机壳壁与外部介质的热交换加快,加强了循环散热速度,从而降低了潜水电机的温度,提高了潜水电机的寿命和可靠性。还提高了潜水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强力风叶和转子的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如下:
1转子
101转子风叶
102转子散热通道
103转子散热通道孔
2机壳
201机壳散热通道
3强力风叶
301固定环
302叶片杆
303短叶片
4转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邦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邦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4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卷圈的微动电机马达
- 下一篇:一种防尘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