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施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3424.5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0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付棒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棒辉 |
主分类号: | A01C15/16 | 分类号: | A01C15/16;A01C7/2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徐蕊 |
地址: | 3448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管 活塞杆 从动转轮 施肥 施肥管 本实用新型 肥料 活塞 动力转轮 连杆连接 自动施肥 肥料箱 滑轨 孔道 固定连接支架 上端开口 秧苗根部 中空结构 作物生长 一次性 滑道 深埋 凸起 下端 易被 支架 水土流失 泥土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施肥机构,包括动力转轮、从动转轮、框架、肥料箱、施肥管、活塞杆,动力转轮和从动转轮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施肥管为“Y”形中空结构,包括落肥侧管和施肥侧管;框架上固定连接支架,支架上设有滑轨,施肥管的施肥侧管贯穿于滑轨的滑道中侧;落肥侧管的上端开口处与肥料箱连接;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从动转轮;活塞杆上设有2‑4个凸起,施肥侧管上对应设有孔道;活塞杆的下端设有活塞,活塞位于孔道下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和使用可以将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一次性深埋入泥土中,增加了秧苗根部的肥料浓度,能有效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导致肥料易被冲走,并降低工人施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施肥机构。
背景技术
在水稻等秧苗种植时,合理施肥对作物的增产增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对种植田地的施肥操作主要通过人工撒肥实现,地表撒施肥料不仅容易因为水土流失而导致肥料被冲走,并且会由于作用于秧苗根部的化肥较少,而导致化肥利用率较低、施肥精度差;同时,传统施肥操作还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施肥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施肥机构,可以将作物生长所需的肥料一次性深埋入泥土中,增加了秧苗根部的肥料浓度,能有效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导致肥料易被冲走,使得肥料利用率较高、施肥精度准确,并且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施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施肥机构,包括动力转轮、从动转轮、框架、肥料箱、施肥管、活塞杆;动力转轮与框架活动连接,使得框架水平移动时会带动动力转轮转动;动力转轮和从动转轮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一连杆与动力转轮的交点到动力转轮的轴线的距离,与第一连杆与从动转轮的交点到从动转轮的轴线的距离相同,使动力转轮可以通过第一连杆带动从动转轮转动。
施肥管为“Y”形中空结构,包括落肥侧管和施肥侧管。框架上固定连接支架,支架上设有滑轨,滑轨为上下贯通结构,施肥管的施肥侧管贯穿于滑轨的滑道中侧,施肥侧管的上端开口处外侧设有裙边,当施肥侧管下降到一定高度时,裙边被卡在滑轨上侧而不能再继续下降。通过滑轨的限位作用,使施肥侧管只能沿着滑轨前后或上下运动,且施肥侧管的上端开口一定位于滑轨上侧。
落肥侧管的上端开口处与肥料箱连接,肥料箱里的肥料可以顺着落肥侧管下滑至落肥侧管和施肥侧管的岔口处,并进而落到施肥侧管的下端;
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连接从动转轮,从动转轮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铰点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通过铰点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杆通过铰点连接;第三连杆与框架通过支点连接,第三连杆可围绕支点在竖直平面上转动;
活塞杆的内径小于施肥侧管的内径,活塞杆远离第三连杆的一端插入施肥侧管上端开口;活塞杆上设有2-4个凸起,施肥侧管上对应设有孔道,每个凸起对应穿插于施肥侧管在一个孔道内,凸起可以沿着孔道上下滑动;活塞杆的下端设有活塞,活塞的外径与施肥侧管的内径一致,活塞位于孔道下方;
施肥侧管下端处为锲形截面开口,施肥侧管在锲形截面开口侧设有挡肥部,挡肥部包括挡肥板、活动杆、弹簧、支杆,挡肥板与活动杆固定连接,挡肥板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落肥侧管的锲形截面开口,使挡肥板可以完全盖住锲形截面开口;活动杆通过弹簧与落肥侧管连接,支杆一端固定于施肥侧管外侧,支杆的另一端与活动杆接触但不固定。
工作时,动力转轮为落地轮,动力转轮的外圆周与地面接触,拖拉机等动力装置牵引框架向前移动,通过框架的移动可以带动动力转轮转动,动力转轮利用第一连杆带动从动转轮转动。
若动力转轮顺时针转动:当第二连杆与从动转轮的铰点位于下点时,第三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点位于最低点,第三连杆与活塞杆的铰点位于最高点,活塞杆上的凸起位于孔道最高点,并通过凸起的支撑作用使施肥侧管位于最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棒辉,未经付棒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3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固态肥在线均质混合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晚熟柑橘容器育苗供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