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1896.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朝;曾群;陈金笑;刘伟;陈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状腺 防护装置 布料层 医疗器械技术 防护作用 射线损伤 手术过程 装置结构 发射线 防护层 缓冲层 散射线 手术后 | ||
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从外到内依次由第一布料层、缓冲层、防护层和第二布料层构成。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甲状腺进行360度保护,无论是背侧原发射线和散射线都能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了病人在多次手术后引起的射线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X线的甲状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易恢复等优势而快速发展,继内科外科而后迅速发展成为第三大学科,介入科。然而介入手术的开展必须依靠X线设备,众所周知,X线对人体是有害的,当人体组织受到照射时,处在射线经迹中的重要生物分子被电离激发和射线作用于机体水分子产生多种自由基合生物分子作用,引起生物分子损伤。也就是说每完成一台手术,手术医生和病人都要受到X线的辐射伤害,就目前而言,手术医生的防护做的相对较好,而病人的防护几乎空白。做介入手术的病人少则需要一至两次手术,多则行十多次手术,而每次手术无论是哪一个部位的手术,病人的甲状腺都是暴露在有射线区域。X线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引起组织发生癌变,如白血病,皮肤癌等,而甲状腺作为腺体,对射线更敏感,更易引起疾病。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病高发,研究表明和X线成正相关,如果不加以控制,进而可能就会发展成癌症,因此,介入手术中对甲状腺的防护尤为重要,但目前尚未有甲状腺的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从外到内依次由第一布料层、缓冲层、防护层和第二布料层构成。
所述的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包括五条缓冲条及与缓冲条中部固定连接的弹性带。
所述的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中间区域向外拱起,呈翼形。
所述的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由铅质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3)两端铅当量为0.50mmpb,中间区域铅当量为0.35 mmpb。
所述的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总长度为50-55cm,中间区域最大宽度处为20cm,两侧宽度为10cm。
上述的一种甲状腺防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甲状腺的保护效果好。使用时绕病人脖子一周,中部位于颈部后侧,两端部分重叠并粘合在一起,实现手术过程中对病人甲状腺进行360度保护,无论是背侧原发射线和散射线都能起到防护作用,避免了病人在多次手术后引起的射线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缓冲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布料层与缓冲层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缓冲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布料层;2-缓冲层;2-1-缓冲条;2-2-弹性带;3-防护层4-第二布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未经丽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1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体检查用防辐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用CT防辐射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