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口罩边缘密封性的硅胶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9551.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利巨硅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贴合层 面部贴合 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 硅胶密封圈 口罩边缘 佩戴舒适性 边缘连接 表面贴合 硅胶材质 内侧边缘 配件领域 环保性 中空的 尖角 空腔 凸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口罩配件领域中的一种增加口罩边缘密封性的硅胶密封圈,包括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均呈中空的环形,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的外延边缘连接并形成向外突出的尖角,两者内侧边缘相互间隔形成缺口,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围绕形成空腔,口罩贴合层与口罩凸起的表面贴合连接,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均为硅胶材质。本实用新型可明显改善口罩的佩戴舒适性、密封性和能反复使用的廉价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配件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增加口罩边缘密封性的硅胶密封圈。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口罩进行防菌、防尘、防毒气体等。现有市场上口罩会出现漏气或产生压迫勒痕等情况,究其原因是由于口罩自身的密封性不足,需要靠加大口罩的压力迫使面部皮肤与口罩边缘的密合度来保持密封,而口罩边缘与脸部接触面积很小,使脸部有压迫感产生勒痕和不适感。而由于人脸形状各异,在加大压力也不可能使人人都能达到密封效果。现在市场上也有采用PVC或EVA材料与口罩结合解决密封不佳的问题,但是此类材料有毒有味,环保性差,不可应用于卫生口罩中。
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加口罩边缘密封性的硅胶密封圈,可明显改善口罩的佩戴舒适性、密封性和能反复使用的廉价环保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增加口罩边缘密封性的硅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所述面部贴合层和所述口罩贴合层均呈中空的环形;
所述面部贴合层的中央位置向上凸起,所述口罩贴合层铺展形成平面,所述面部贴合层和所述口罩贴合层的外延边缘连接并形成向外突出的尖角,两者内侧边缘相互间隔形成缺口,所述面部贴合层和所述口罩贴合层围绕形成空腔,口罩边缘套在所述空腔内,并与所述尖角抵触连接,所述口罩贴合层与所述口罩凸起的表面贴合连接;
所述面部贴合层和所述口罩贴合层均为硅胶材质。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贴合层与人体鼻唇沟贴合处向上凸出形成鼻凸峰,两个所述鼻凸峰之间向内凹陷形成鼻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面部贴合层在所述鼻凹槽处设有向上凹陷的鼻梁口。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贴合层的内圈边缘轮廓小于所述口罩贴合层的内侧边缘轮廓。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口罩以往的形状、生产工艺和设备的前提下,通过在口罩与脸部接触的部位增加一个包裹在口罩边缘的硅胶密封圈实现强效密封;
2、本实用新型还适应各种不同脸型的人群,达到完全密封,确保吸入的空气完全经过口罩过滤部分,避免因口罩与脸部贴合不好产生的漏气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硅胶密封圈的应用,增加了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能重复拆卸、重复使用,既节省了能源,又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面部贴合层和口罩贴合层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利巨硅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利巨硅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95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登山服
- 下一篇:一种变形模块化伪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