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用的钩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7755.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5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施炯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拓塑胶五金(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B9/00 | 分类号: | A45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片 卡锁部 向内 伞用 延伸 伞中棒 本实用新型 金属材料 降低摩擦 塑胶材料 中部位置 长度比 刮伤 开伞 收伞 外壁 美观 | ||
一种伞用的钩片,所述钩片包括塑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钩片和与所述第一钩片组合在一起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钩片,所述第一钩片的内侧中部位置设有第一卡锁部,所述第二钩片对应第一卡锁部处设置有第二卡锁部,所述第一卡锁部向内延伸出的长度大于第二卡锁部向内延伸出的长度。所述第一卡锁部(24)向内延伸的长度比第二卡锁部(34)向内延伸的长度长0.05mm~0.4mm。本实用新型一种伞用的钩片具有避免了开伞或收伞过程中第二卡锁部与伞中棒外壁的直接接触,降低摩擦,使伞中棒基本不会被刮伤影响美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的控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伞用的钩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伞应用于人们遮雨或防晒等常用工具;常用伞的钩片主要设置在伞柄内,包括开伞按钮,设置在开伞按钮内U形伞用钩片及弹性复位件,所述开伞按钮对应于U形钩片两端,该U形钩片的中部向内凸设有顶面带导向斜面的卡锁部,该U形钩片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收伞状态下,中棒外管或下巢底端下压卡锁部的导向斜面使U形钩片被推开,直至卡锁部在弹性复位条件的作用下卡入中棒或下槽侧壁上开设的凹口内从而将中棒外管或下巢固定于收伞位置,而通过按压开伞按钮可推动U形片,使其卡锁部脱离外管或下巢的凹口,在开伞弹簧的作用下,卡锁部退出中棒或下槽侧壁上开设的凹口,伞得以打开,由于U形钩片采用金属制成,材料成本高;其收伞过程中阻力大。
为了解决上述收伞阻力大的问题,伞制造商们为U形钩片进行了改进,如发明名称为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包括设置在伞柄内腔的U形勾板,该自动伞的控制结构外勾板中部设有向外申出并带有导向斜面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伸出外勾板的距离为内勾板厚度的2~6倍,所述导向部伸出外勾板的该导向部的厚度小于等于卡锁部伸出内勾板的距离,有效增大了导向斜面的斜坡长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收伞时的摩擦阻力,使收伞更为顺畅省力,但其在开伞或收伞过程中,内勾板的卡锁部与伞中棒的摩擦而影响外观仍未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本不会刮伤伞中棒的伞用的钩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伞用的钩片,包括塑胶材料制成的第一钩片和与所述第一钩片组合在一起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钩片,所述第一钩片包括第一腿与第二腿通过第一弧形段连接呈第一U型,所述第二钩片包括第三腿与第四腿通过第二弧形段连接呈第二U型,所述第一钩片的内侧中部位置设有第一卡锁部,所述第二钩片对应第一卡锁部处设置有第二卡锁部,所述第一卡锁部向内延伸出的长度大于第二卡锁部向内延伸出的长度。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钩片设置有容纳第二钩片的卡合部,所述第二钩片卡入在所述卡合部里。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卡合部的深度与第二钩片的厚度一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锁部设置有斜向导向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卡锁部向内延伸的长度比第二卡锁部向内延伸的长度长0.05mm~0.4mm。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卡合部的下端两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隔预定距离的定位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钩片的弧形段中部的卡合部背面上设置有凸起的弧形部(图中不可见,所述弧形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第一卡锁部向内延伸的长度比第二卡锁部向内延伸的长度长0.05mm~0.4mm,避免了开伞或收伞过程中第二卡锁部与伞中棒外壁的直接接触,降低摩擦,使伞中棒基本不会被刮伤影响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拓塑胶五金(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易拓塑胶五金(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7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