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水型水生态修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7674.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潘红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402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床 配重 钢管 固定桩 水生态修复系统 微生物膜 种植单元 滑轮组 网墙 鱼类 竖直向下布置 四边 本实用新型 微生物群落 垂体 沉水植物 固定设置 有效解决 培养床 摄食 河道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水型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水下的至少一个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固定桩、滑轮组及种植床,所述固定桩固定设置在河道某处,种植床通过滑轮组固定在固定桩上,在种植床的底部四边设置配重钢管,在配重钢管上竖直向下布置微生物膜,在所述种植床的四周及顶部均设置防止食草型鱼类进入的网墙。该系统在种植床底部设置配重钢管,增加了垂体配重,有效解决水流对培养床的冲击,并在配重钢管上悬挂微生物膜,有助于微生物群落培养;另外,网墙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防止食草性鱼类对沉水植物的摄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河道及水库的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水型水生态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总量在不断地增加,而污水的处理率未能同步增长,大量废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到各式水体中,超出了水体自身能够净化的限度,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越来越严重,水质性缺水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水生态灾害。由于河流、湖泊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当前严峻的河湖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
目前,在水生态修复的各种手段中,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由于能耗低、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势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而沉水植物生态修复又是水生植物生态修复中的主要手段,占到80%左右。沉水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大量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并通过收割沉水植物的方式转移水体中过量的营养物质,还能够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为净化过程提供载体,调节水生态系统的位置循环速速,增加水体生物的多样性,控制藻类的生长,可以说沉水植物的生长是一个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恢复和重建沉水植物群落是预防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等水环境污染的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沉水型水修复装置中沉水植物种植受到外界的影响比较大,效果不理想,并且由于沉水植物的根系欠发达,河道流体会对刚种植下去的沉水植物产生伸拉、损动、拖曳作用,尤其是在流速相对较快的河道,沉水植物的存在变得很困难,此外,在收割沉水植物或者是沉水植物自然死亡时所带来的二次水体污染都严重制约着这种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立体式水生态修复系统”(公开号CN 107746112A),但是这种修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一些不足:
1、露出水面部分的固定桩使得水面看起来不美观;
2、河道流体对沉水植物的冲击作用明显,系统结构稳定性不够;
3、由于水深限制,微生物膜净化水体的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立体式水生态修复系统”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沉水型水生态修复系统,利用沉水植物对净化水体的效果,只保留沉水植物部分,将固定桩设置在水面以下,达到美化水面的效果,并有效地克服了河道流速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沉水型水生态修复系统,包括设置在水下的至少一个种植单元,所述种植单元包括固定桩、滑轮组及种植床,所述固定桩固定设置在河道某处,所述滑轮组设置在固定桩上部的空心结构中,所述滑轮组上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种植床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组与固定桩连接,所述种植床的底部四边通过第二钢丝绳连接有配重钢管,所述配重钢管上竖直向下布置有微生物膜,在所述种植床的四周及顶部均设置有防止食草型鱼类进入的网墙。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的数量为四个,每相邻两个固定桩通过嵌套在固定桩上部空心结构中的连接钢管连接,所述网墙布设在连接钢管与种植床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固定桩上的一端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末端连接有警示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7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下式一体化人工湿地污水净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景观式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