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5334.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1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竺银军;卢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云联冲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14;B21D43/10;B21D43/20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贺珠平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冲压 冲压装置 冲压模具 送料装置 工作台 模具 本实用新型 换模装置 滑动连接 生产设备 增加设备 增加生产 自动更换 可拆装 冲压 料件 流水线 移动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包括:工作台;送料装置,其设于工作台一端,送料装置用于整理以及输送料件;冲压装置,其设于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送料装置一侧,冲压装置内可拆装的连接有冲压模具,冲压模具用于将冲压装置接收到的原材料进行冲压;换模装置,其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换模装置能够移动至冲压装置一侧并更换不同型号的冲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全自动冲压生产线能够对原料进行实现全自动冲压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能够增加生产效率,模具更换车能够自动更换第一模具以及第二模具17,实现一条流水线能够加工不同的产品,增加设备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
背景技术
工业上使用的钣金件非常多,而且钣金件都是采用冲压床进行冲压而成的,现有技术中的钣金件的上料和下料都采用人工进行操作,有些采用流水线式的方式进行冲压操作,采用人工进行操作存在着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已经慢慢被淘汰,而采用流水线式虽然效率高,但是现有技术中,冲压流水线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慢,且一条流水线只能够对一种产品进行冲压,这就会增加生产成本,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条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适用于不同产品的全自动冲压流水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包括:工作台;
送料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一端,所述送料装置用于整理以及输送料件;
冲压装置,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送料装置一侧,所述冲压装置内可拆装的连接有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用于将冲压装置接收到的原材料进行冲压;
换模装置,其与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换模装置能够移动至所述冲压装置一侧并更换不同型号的冲压模具。
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所述换模装置包括:
模具放置台,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模具放置台用于放置不同类型的模具;
模具更换车,其与所述工作台滑动连接,所述模具更换车能够将冲压模具取下并将模具放置台上的模具装入冲压装置中。
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所述冲压装置包括:开式冲床,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端且位于所述送料装置一侧,所述开式冲床内可拆装的连接有第一模具;
伺服冲床,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端且位于所述开式冲床一侧,所述伺服冲床内可拆装的连接有第二模具;
第一机械手结构,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一机械手结构能够将所述第一模具中的产品传递至所述第二模具中。
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设有原始工位、第一工位以及第二工位,所述原始工位位于所述模具置放台下侧,所述第一工位位于所述开式冲床下侧,所述第二工位位于所述伺服冲床下侧,所述模具更换车设于所述原始工位上且能够移动至第一工位或者第二工位。
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第二机械手以及成品堆放区,所述第二机械手位于所述成品堆放区一侧,所述第二机械手能够将伺服冲床中冲压完成的产品取出并移动至产品堆放区。
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所述工作台一侧设有操控台,所述操控台与所述送料装置、所述开式冲床、所述伺服冲床、所述模具更换车均为电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全自动冲压生产线中,所述操控台一侧设有云联控制台,所述云联控制台与所述操控台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云联冲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云联冲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5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