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膜过滤分离的成套膜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5045.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8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军;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筒 单元膜组件 膜组件 集水支管 曝气 本实用新型 膜过滤分离 中心轴线 膜组器 冲刷 污水处理 逆时针转动 过滤膜片 集水总管 节能降耗 筒体外缘 中心区域 主体框架 产水管 密封件 曝气管 无死角 运行时 支撑件 风量 风压 拼接 同排 冲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膜过滤分离的成套膜组器,包括圆柱形的中心筒,中心筒上设气孔,中心筒及设于其外缘的膜组件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绕其中心轴线逆时针转动;膜组件由单元膜组件拼接而成;中心筒内安装曝气管,对旋转到其正上方的单元膜组件进行曝气冲刷;中心筒筒体外缘设置框架,单元膜组件设于框架内,同排的单元膜组件通过密封件和支撑件连接;中心筒一侧设集水支管和集水总管,每条集水支管与单元膜组件的产水管连接,集水支管于过滤膜片的中部。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筒和传动机构带动安装在主体框架上的膜组件在运行时绕中心轴线旋转,进而采用中心区域曝气,实现膜组件无死角曝气冲刷,减少冲洗风量和风压,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过滤分离处理的成套膜组器。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将高效膜分离技术与生化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取代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以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有机负荷以减少剩余污泥量。膜过滤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生化反应后泥水分离,不受污泥性质的影响,出水水质稳定可靠,对细菌和病毒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目前,我国的膜生物反应器分离技术也随着污水处理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主要使用的MBR膜组器分为中空纤维膜和平板膜两种形式,这两种处理装置是固定摆放的箱体组件模式,即固定在组件框架内。压缩空气通过组件底部的穿孔管进入箱体底部进行曝气,运行时组件不运动。中空纤维膜的应用较早,但其最大的问题是对纤维类物质比较敏感,容易缠绕断丝,且对进水预处理的要求较高,无法实现在线清洗。平板膜能够克服中空纤维膜的这些问题,但单组膜组件最大过滤面积约为600m2,因此设备数量较多,投资和占地面积都更大。同时,传统的平板膜的冲洗气量较大(400~600L/m2/h),采用和中空纤维膜一样的底部曝气形式,供气压力要求高(5~6m水头),能耗较大,且箱体静置、底部曝气的运行方式易造成冲刷不到的局部膜面死角,减小膜的实际有效过水面积。此外,由于单个膜片的面积较大,集水管仅布置在顶部一侧,集水阻力差异较大,实际膜面过水负荷不均,易造成下部膜污染和堵塞严重的问题。传统平板膜还无法兼容中空纤维膜反冲洗的优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平板膜,使得这一具有优势的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极为困难。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传统平板膜所遇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冲洗气量少气压小、能耗低、过滤通量大、单组过滤面积巨大、集水均匀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膜过滤分离的成套膜组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膜过滤分离的成套膜组器,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成套模组器包括圆柱形的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上设气孔,中心筒及设于其外缘的膜组件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绕其中心轴线逆时针转动;所述膜组件由单元膜组件拼接而成;中心筒内安装曝气管,对旋转到其正上方的单元膜组件进行曝气冲刷;中心筒筒体外缘设置用于安装单元膜组件的框架,单元膜组件设于框架内,同排的单元膜组件通过密封件和支撑件连接;所述中心筒一侧设集水支管和集水总管,每条集水支管通过密封件与单元膜组件的产水管连接,单元膜组件的集水管位于过滤膜片的中部;中心筒另一侧布置曝气管的连接管,其一端与其中心筒内的曝气管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空气管道连接;如前所述的中心筒的曝气连接管一侧安装膜组件的传动机构。
所述的单元膜组件为扇形单元膜组件,其安装于框架内形成环绕于中心筒外缘、截面为圆环形的膜组件。
所述的截面为圆环形的膜组件均匀的设于中心筒外缘,形成整体呈圆柱形的膜组器。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传动链条和传动齿轮,其带动中心筒转动进而驱动模组器绕中心轴线旋转,使单元膜组件依次通过中心筒正上方的曝气冲刷区。所述曝气管位于中心筒内,浸没深度为2.4-2.6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琥珀环保技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5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