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折弯的导线连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1682.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3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仝伟;仝娜;宋宁宁;茆顺壮;徐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易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H02G3/06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蔡自清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块 连接管 连续管 牵引绳 折弯 伸缩装置 软管 固定板 上表面 通孔 本实用新型 连接管内壁 弹簧弹力 焊接固定 连接管套 向上运动 下表面 橡胶垫 滑槽 卡槽 卡紧 左端 拆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折弯的导线连续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伸缩装置与两个卡块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绳。该可以折弯的导线连续管,通过设置卡块、伸缩装置、牵引绳、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橡胶垫和固定板,使得人们把第一连接管套接在第二连接管时,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使得卡块卡紧卡槽,使得固定板带动牵引绳和卡块向上运动,使得卡块能够从滑槽内滑出去,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方便的安装和拆卸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不需要人们再进行焊接固定,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给工人的操作带来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折弯的导线连续管。
背景技术
导线,指的是用作电线电缆的材料,工业上也指电线。一般由铜或铝制成,也有用银线所制(导电、热性好),用来疏导电流或者是导热。
所谓的连续管,就是按要求长度制造的一种能缠绕在导线上的管。目前,连续管主要可分为金属连续管和复合材料连续管。
导线的在一些环境下需要使用连续管进行连接,目前市场上的连续管主要是金属连接管和复合材料连续管,其中复合材料连续管由于便于弯折而使其使用的范围更广,然而当连续管在使用时的长度达不到要求时,通常都会需要人们将两个连续管焊接固定后进行使用,由于焊接的过程较为繁琐,且会需要人们使用多种工具和电能,从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人们在使用连续管时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折弯的导线连续管,解决了连续管在使用时的长度达不到要求时,通常都会需要人们将两个连续管焊接固定后进行使用,由于焊接的过程较为繁琐,且会需要人们使用多种工具和电能,从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人们在使用连续管时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折弯的导线连续管,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伸缩装置与两个卡块相远离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第一连接管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第一橡胶垫下表面的右侧,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且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下表面搭接在第一连接管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软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左端与卡槽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在软管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软管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主要由耐磨橡胶构成,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钢丝,且相邻之间钢丝的距离相等,所述耐磨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抗拉层,所述抗拉层主要由PVC树脂构成,所述抗拉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主要由碳化硅构成,所述耐热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主要由石棉构成。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内壁的上表面,所述伸缩杆和弹簧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卡块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扇形,且卡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滑槽的高度是卡槽高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直径是第一连接管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直径与软管的直径相等。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易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易鼎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1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