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7277.7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唐婕;麦嘉杰;蔡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珺;武晨燕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滤芯 中心管 反渗透滤芯 碳纤维层 废水电磁阀 过滤介质 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检测 传感器设置 废水排水口 自来水进口 管状结构 净化水腔 碳棒滤芯 外部设置 网状结构 传感器 导流孔 电连接 能力强 抑菌剂 档位 多层 管壁 附着 堵塞 水质 外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水系统,复合滤芯包括中心管和过滤介质;中心管内部形成净化水腔,中心管的管壁上设置导流孔;过滤介质包括多层PP层和碳纤维层,各PP层和碳纤维层以层叠形式围绕中心管的外部设置,使过滤介质形成与中心管相配合的管状结构;各PP层和碳纤维层均为网状结构,在碳纤维层上附着有抑菌剂。水系统包括连接在自来水进口和反渗透滤芯之间的复合滤芯,传感器设置在复合滤芯与反渗透滤芯之间,反渗透滤芯与碳棒滤芯连接;反渗透滤芯还通过废水电磁阀与外部废水排水口连接,废水电磁阀与传感器电连接,根据传感器检测的水质TDS值自动调节废水电磁阀的档位。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滤芯纳污能力强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系统通常需要多支滤芯串联使用,才能达到一定过滤净化的作用。但是多支滤芯串联使得水系统变得更为复杂,管阀连接多,成本高,占用空间大,而且不同的滤芯寿命不一致,更换麻烦。另一方面,现有的滤芯的滤层设置不合理,因此导致滤芯纳污能力差,在水质太差的地方,容易导致滤芯堵塞,如果更换不及时会导致整个水系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及具有其的水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滤芯,包括:中心管和过滤介质;
所述中心管的内部中空,以形成净化水腔,所述中心管的管壁上设置若干导流孔,各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净化水腔连通;
所述过滤介质包括多层PP层和碳纤维层,各所述PP层和所述碳纤维层以层叠形式围绕所述中心管的外部设置,使所述过滤介质形成与所述中心管相配合的管状结构;
其中,各所述PP层和所述碳纤维层均为网状结构,在所述碳纤维层上附着有抑菌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抑菌剂包括纳米银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层附着的所述纳米银的含量为所述碳纤维层重量的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管的两端,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的外缘扣合在所述过滤介质外部;所述上端盖具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与所述净化水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壳体和滤芯接座;
所述壳体内容置所述中心管、所述过滤介质、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下端盖,所述过滤介质外围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形成原水腔;
所述滤芯接座与所述壳体敞口端连接,所述滤芯接座中设置有原水通道和净化水通道,所述原水通道与所述原水腔连通,用于将外部的水送入到所述原水腔中,以通过所述过滤介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所述导流孔流入到所述净化水腔中;所述净化水通道与所述上端盖的所述出水部连通,用于将所述净化水腔中的水通过所述净化水通道送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滤芯,还包括传感器、反渗透滤芯、碳棒滤芯以及出水单元;
所述复合滤芯连接在自来水进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用于将自来水净化,并将净化后的自来水输送到所述反渗透滤芯中;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复合滤芯与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用于检测经所述复合滤芯过滤后,管道中水的流量和水质TDS值;
所述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碳棒滤芯连接;所述反渗透滤芯还通过废水电磁阀与外部废水排水口连接,用于将经所述反渗透滤芯过滤后产生的废水送出;所述废水电磁阀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水质TDS值自动调节所述废水电磁阀的档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7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