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纹状球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2025.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詹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铂曼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9/58 | 分类号: | A63B59/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击球部 握持部 斜段部 球棒 本实用新型 螺纹状 自旋 有效地控制 凹槽形成 凹凸结构 棒球球棒 大直径端 损耗能量 下凹圆弧 小直径端 轴线延伸 有效地 圆弧状 击球 凹坑 上凸 波浪 | ||
本实用新型提出螺纹状球棒,涉及一种棒球球棒,包括沿轴线延伸的击球部、握持部及连接在击球部与握持部之间的斜段部,斜段部的大直径端连接击球部的一端,斜段部的小直径端连接握持部,所述击球部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呈下凹圆弧状,相邻所述凹槽之间呈上凸圆弧状,使若干所述凹槽形成波浪段。本实用新型由于球棒的击球部表面存在凹凸结构,即使球投过来时是旋转的,也会使球大大减少自旋,球打出去时就不会因为本身自旋损耗能量而飞得不够远,从而增加比赛得分的机会;并且击球时球会有效地卡在凹坑上面,不容易跑动,有效地控制打擦边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球球棒,尤其是一种螺纹状球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现有球棒的形状都是比较规则的,在击球部位置是平行的,如图1所示,这样的球棒形状已经使用的很长久的时间,从球棒诞生开始差不多都是这样的形状,没有创意,同时性能改善的也比较有限。
现有球棒的在击球时,表面平缓,而球一般投过来时存在一定的旋转,所以球棒把球击打出去后也存在自旋的问题,如图2所示,这样就会把球接收到的能量分散一部分在旋转的动能上面,导致球打得不够远;并且在打球时,球跟球棒之间是有一部分摩擦的,现有球棒摩擦比较小,容易打擦边球,如图3所示,导致打球方向不准确,影响打球方向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纹状球棒,减少球的自旋,有效降低打擦边球的几率和减少球损失能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纹状球棒,包括沿轴线延伸的击球部、握持部及连接在击球部与握持部之间的斜段部,斜段部的大直径端连接击球部的一端,斜段部的小直径端连接握持部,所述击球部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呈下凹圆弧状,相邻所述凹槽之间呈上凸圆弧状,使若干所述凹槽形成波浪段。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在2~4mm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波浪段的长度占所述击球部总长度的80%左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螺纹状球棒,其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球棒的击球部表面存在凹凸结构,即使球投过来时是旋转的,也会使球大大减少自旋,球打出去时就不会因为本身自旋损耗能量而飞得不够远,从而增加比赛得分的机会;并且击球时球会有效的卡在凹坑上面,不容易跑动,有效地降低打擦边球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球棒的示意图;
图2现有球棒击球旋转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球棒击球打滑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纹状球棒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纹状球棒击球防旋转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螺纹状球棒击球防打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铂曼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铂曼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2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方位可调节柔力球拍
- 下一篇:一种预埋式网球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