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椎间植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1682.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何达;刘波;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积水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10003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推杆 本实用新型 椎间植骨器 腰椎 握持部 压实体 凹设 适配 碎骨 长度大于套筒 截面形状 可滑动地 锐角设置 通道形状 整体形状 伸缩端 植骨器 柱状体 椎间孔 椎间隙 有压 抓持 散落 干涉 伤害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椎间植骨器。该腰椎椎间植骨器包括:套筒、推杆和握持部。其中,套筒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并且,套筒的轴线与端面呈锐角设置;推杆与套筒的形状相适配,并且,套筒可滑动地套设于推杆的外部。推杆的长度大于套筒的长度,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压实体,压实体的端部开设有凹设部;握持部与套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筒的整体形状为一倾斜的柱状体,所以套筒的形状与从病人后方进入至椎间隙的通道形状相适配,以减少置于通道内的植骨器与人体发生干涉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本实用新型中在压实体的端部开设有凹设部,对碎骨起到抓持作用,以使碎骨集中输入至椎间孔内,不会散落在不相关的地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腰椎椎间植骨器。
背景技术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疾病的常用手术,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椎间植骨融合是术中的一个主要步骤。在椎间放入融合器的同时,一般还常在椎间放入一些碎骨,以便增加融合率。
目前,一般采用镊子,用注射器改造的临时植骨器等向椎间放入碎骨,既不方便,也不利于大量植骨。采用现有植骨器,其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推送通道过长,同时通道直径过小导致碎骨吖进入椎间隙的通道过于狭窄,使碎骨不能顺畅的流入到椎间孔,影响植骨效率。此外,对于已流入椎间孔的碎骨不能很好的压实,影响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腰椎椎间植骨器,旨在解决现有植骨效率低以及压实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腰椎椎间植骨器,该植骨器包括:套筒、推杆和握持部。其中,所述套筒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并且,所述套筒的轴线与端面呈锐角设置;所述推杆与所述套筒的形状相适配,并且,所述套筒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推杆的外部;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套筒的长度,并且,所述推杆的伸缩端设置有压实体,所述压实体的端部开设有凹设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套筒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套筒的轴线与端面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 50度至70度。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夹角为60度。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握持部连接于所述套筒的第一端且开设有用于所述推杆滑动穿设的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推杆还设置有把手;其中,所述把手为与所述推杆同轴连接的柱状体,并且,所述把手的截面积大于所述推杆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把手与所述推杆的连接处为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压实体和所述凹设部均为弧形。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套筒第二端的外壁设置有推挡部。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推挡部为弧形。
进一步地,上述植骨器中,所述推挡部设置于所述套筒的长方形端面中的短边。
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筒的整体形状为一倾斜的柱状体,所以套筒的形状与从病人后方进入至椎间隙的通道形状相适配,以减少置于通道内的植骨器与人体发生干涉而造成的不必要的伤害。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在压实体的端部开设有凹设部,与现有技术中的平板型压实体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凹设部可以对碎骨起到抓持作用,以使碎骨集中的输入至椎间孔内,不会散落在不相关的地方;另外,在对碎骨进行压实时,凹设部还可以对抓持的碎骨集中施加压实力,具有较好的压实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积水潭医院,未经北京积水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1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