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装载机二级组合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6464.5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6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广;陈超;刘志鹏;胡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3/08;F01N3/04;F01N3/03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处理箱 连接管路 导流管 排气 水位控制系统 尾气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井下装载机 二级组合 尾气处理 蓄水箱 消声器 氧化还原反应 贵金属 空间环境 连接胶管 一端连接 颗粒物 排气管 水过滤 连通 过滤 尾气 排放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井下装载机二级组合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蓄水箱通过连接胶管与电磁水位控制系统连接,电磁水位控制系统与其一侧的尾气处理箱连通,尾气处理箱的顶部连接有排气管和排气连接管路,尾气处理箱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设于尾气处理箱内的底部,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尾气处理箱顶部的排气连接管路的一端连接,排气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DOC集成消声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既通过DOC的贵金属在高温下氧化还原反应过滤掉75%‑90%的有害气体,又能通过水过滤掉PM的颗粒物,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尾气的无害排放,有效的保证了空间环境与人体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贵金属催化与水净化组合式尾气处理井下工况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井下装载机二级组合尾气处理装置,属于环保与安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地下装载机属于一种特殊用途的作业设备,矿井下空间狭小、作业封闭,空气流动性差,通风不畅等因素;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尾气不能够及时排出,长时间的工作,发动机排放的大量有害气体(CO、CH、NOX)及烟尘颗粒物比较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各装载机主机厂分别设计了井下装载机尾气处理装置对发动机尾气进行处理净化,以降低有害气体及PM颗粒物。目前的处理净化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一加装DOC(柴油机氧化催化净化器) 通过贵金属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这种装置只能将大部分的有害气体在高温下进行氧化还原,但对于PM颗粒物没有作用;另一种是单一加装水净化装置进行过滤,但是这种过滤系统只能过滤掉PM颗粒物及一些易溶于水的气体,还有一些有毒气体无法过滤掉,对人体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现行尾气处理装置的单一使用对人体安全及工作环境的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井下装载机二级组合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箱,蓄水箱通过连接胶管与电磁水位控制系统连接,电磁水位控制系统与其一侧的尾气处理箱连通,尾气处理箱的顶部连接有排气管和排气连接管路,尾气处理箱内设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设于尾气处理箱内的底部,导流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尾气处理箱顶部的排气连接管路的一端连接,排气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DOC集成消声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DOC集成消声器设于发动机的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的蓄水箱与尾气处理箱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的尾气处理箱内设有多层尾气迂回层,每层尾气迂回层上均设有小孔。
优选地,所述的蓄水箱包括蓄水箱体,蓄水箱体由主箱体、副箱体组成,蓄水箱体上设有加水口、液位计。
优选地,所述的电磁水位控制系统包括水位控制室,水位控制室与水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水电磁阀的进水端通过连接胶管与蓄水箱连接,水位控制室上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有鸭嘴式侧置水位开关,鸭嘴式侧置水位开关设于水位控制室内,鸭嘴式侧置水位开关与继电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鸭嘴式侧置水位开关由浮漂和舌簧组成,舌簧与可以上下移动的浮漂连接。
本实用新型既通过DOC的贵金属在高温下氧化还原反应过滤掉75%-90%的有害气体,又能通过水过滤掉PM的颗粒物,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尾气的无害排放,有效的保证了空间环境与人体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磁水位控制系统是独立的机构,通过鸭嘴式侧置水位开关控制尾气处理箱中水位的高低相对稳定,尾气处理效果持续性比较好。这种电磁水位控制系统的开启关闭大约使用15万次左右,使用寿命长。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电磁水位控制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不会因为司机忘记加水而损坏水位控制系统及加水后造成发动机的倒吸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64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雾特性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爆柴油机尾气中冷凝污水收集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