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3071.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蒋德平;田国华;刘伟;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E04D13/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管 种植池 植被层 海绵 本实用新型 屋顶 绿色屋顶 自动给水 储水箱 集水腔 内腔 水泵 隔板 湿度检测器 液位传感器 排水管 城市建设 种植土层 导水管 防护层 过滤层 喷淋管 砂石层 溢水管 左侧壁 通水 种植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包括屋顶,所述屋顶上方设有种植池,且种植池内腔由下而上依次设有集水腔、通水隔板、过滤层、防护层、砂石层、种植土层和植被层,所述集水腔内腔左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植被层上设有土壤湿度检测器,所述植被层上方设有喷淋管,所述种植池左侧顶部设有导水管,所述种植池右侧底部设有水泵,且水泵上方连接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上方连接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三输水管右侧连接储水箱,且储水箱右侧设有溢水管,所述屋顶右侧设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屋顶是海绵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一个绿色的毛毯,在夏天可以保持屋顶的凉爽,冬天保持了屋顶的温暖,减少了热岛效应,目前,我国一些城市正在推行“绿色屋顶”建设,以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在屋顶上种植地被植物、灌木和其他植物,不但能吸收更多的降水,减轻下水道和水处理系统的负担,而且这种植被还能使房屋在夏天更为凉爽,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节约了电费,降低了电厂的高峰负荷。
目前的绿色屋顶主要靠人工灌溉,极大的增加了绿化成本,同时不利于节约水资源。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地区的天然雨水,直接沿着地表或坡面流失,造成水资源浪费。若能天然雨水通过集中收集,回收利用于绿地灌溉等,将极大的提高雨水利用效率,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投入使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灌溉增加成本和提高水利用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包括屋顶,所述屋顶顶面设有防水层,所述屋顶上方设有种植池,且种植池内腔由下而上依次设有集水腔、通水隔板、过滤层、防护层、砂石层、种植土层和植被层,所述集水腔内腔左侧壁上端、中端和下端均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通水隔板上均匀等间距设有通水孔,所述过滤层由石英砂层、活性炭层和纱布过滤棉层铺设而成,所述防护层由防护网、有机膜和网布铺设而成,所述植被层上设有土壤湿度检测器,所述植被层上方设有喷淋管,且喷淋管上均匀等间距设有喷头,所述种植池左侧顶部设有导水管,且导水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种植池右侧底部设有水泵,且水泵上方连接第一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上方连接三通管,且三通管上方连接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与喷淋管连接,所述三通管右侧连接第三输水管,且第三输水管右侧连接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前侧壁上端设有控制面板,所述储水箱右侧设有溢水管,所述屋顶右侧设有排水管,所述溢水管与排水管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液位传感器、土壤湿度检测器和水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有流量计,且流量计位于第二输水管上的电磁阀上方,所述电磁阀和流量计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顶部设有防雨挡板,所述控制面板下方设有水量观察窗,所述第三输水管与储水箱左侧中端位置连接,所述溢水管与储水箱右侧上端位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种植池侧壁与植被层左侧壁下端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种植池侧壁与集水腔左侧壁上端位置相对应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导水管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通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3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多层式果蔬培育架
- 下一篇:一种百叶式墙面垂直绿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