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粉生产用雾化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2698.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5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黄松涛;张继光;宋鹏;马社俊;左中强;李相波;王洪振;范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远洋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多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1 | 代理人: | 范向南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嘴 喷嘴内体 二次冲击 喷嘴外体 本实用新型 冲击流道 铝液流道 气体流道 雾化喷嘴 出气口 流道 铝粉 气腔 一次雾化喷嘴 中空管状结构 雾化器喷嘴 超细铝粉 铝粉颗粒 铝液流动 一次雾化 依次布置 出液口 次高压 收得率 铝液 雾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粉生产用雾化喷嘴,包括喷嘴内体、喷嘴中体及喷嘴外体,喷嘴内体外套装有喷嘴中体,喷嘴中体外套装有喷嘴外体,喷嘴内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腔为铝液流道,喷嘴中体与喷嘴内体连接,喷嘴内体与喷嘴中体之间形成一次冲击气腔及一次冲击流道,喷嘴外体与喷嘴中体之间形成二次冲击气腔及二次冲击流道,铝液流道的出液口、一次冲击流道的出气口、二次冲击流道的出气口沿铝液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本实用新型是改变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结构,在现有一次雾化喷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气体流道,通过增加的气体流道对一次雾化的铝液进行二次高压冲击,从而使雾化后的铝粉颗粒更加细小,提高超细铝粉收得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粉体的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粉生产用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双流雾化法是生产金属粉末的主要方法,其制粉的原理是:一种高速流体冲击金属熔液将液体金属破碎成细小的粉末并快速冷却固化,从而形成金属粉末。在这种方法中,雾化器是其必需的设备,是双流法制取金属粉末技术的核心,而雾化器的核心部件则是雾化器的喷嘴,它直接决定着雾化器的雾化效果使用效果。
现有的雾化器喷嘴大都是一次雾化,喷嘴的中部为铝液通道,喷嘴外侧设置惰性气体进气口及气体流道,高压惰性气体从气体流道高速流出对从铝液通道流出的铝液形成冲击,从而使铝液雾化成为铝粉。在雾化过程中高速流出的惰性气体的压力对雾化后铝粉颗粒大小影响很大,惰性气体压力大冲击速度快时,形成的铝粉粒径细,而惰性气体压力小冲击速度慢,则雾化形成的铝粉的粒径较粗。但是,一次雾化,对惰性气体的利用率较低,雾化出的铝粉粒径较粗,粒径范围较广,超细铝粉回收率低,不能满足现代铝粉生产所需的超细铝粉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粉生产用雾化喷嘴,它是改变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结构,在现有一次雾化喷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气体流道,通过增加的气体流道对一次雾化的铝液进行二次高压冲击,使一次雾化后并未冷却的铝液进行二次冲击雾化,从而使雾化后的铝粉颗粒更加细小,提高超细铝粉收得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铝粉生产用雾化喷嘴,其中:包括喷嘴内体、喷嘴中体及喷嘴外体,所述的喷嘴内体外套装有喷嘴中体,喷嘴中体外套装有喷嘴外体,所述的喷嘴内体为中空管状结构,其内腔为铝液流道,高温铝液沿铝液流道流动,喷嘴中体与喷嘴内体连接,喷嘴中体的一侧设置有一次进气口,喷嘴内体与喷嘴中体之间形成一次冲击气腔及一次冲击流道,一次冲击流道连通一次冲击气腔及铝液流道,所述的喷嘴外体的上部与喷嘴中体连接,喷嘴外体与喷嘴中体之间形成二次冲击气腔及二次冲击流道,二次冲击流道连通二次冲击气腔及铝液流道,所述的喷嘴外体的一侧设置有二次进气口,所述的一次进气口及二次进气口分别连接惰性气体进气管,所述的一次进气口上设置有压力表及一次进气阀,所述的二次进气口上设置有压力表及二次进气阀,铝液流道的出液口、一次冲击流道的出气口、二次冲击流道的出气口沿铝液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进一步,所述的喷嘴内体的前部沿喷嘴内体的外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多个螺旋状的导向柱,喷嘴内体穿装在喷嘴外体内后,喷嘴内体与喷嘴外体之间的导向柱与导向柱之间形成螺旋状的一次冲击流道。
进一步,所述的二次冲击流道内流动的气体的压力大于一次冲击流道内流动的气体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改变现有的雾化器喷嘴的结构,在现有一次雾化喷嘴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气体流道,通过增加的气体流道对一次雾化的铝液进行二次高压冲击,使一次雾化后并未冷却的铝液进行二次冲击雾化,从而使雾化后的铝粉颗粒更加细小,提高超细铝粉收得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远洋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远洋粉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2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注塑成型的装置
- 下一篇:铝粉生产用筛选分级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