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自除冰融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71713.1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8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梅朝;李新星;刘林松;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6 | 分类号: | E01C11/26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单元 控制系统 加热系统 沥青路面 路面积雪 融雪系统 市政道路 市政电力 除冰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设置 环境无污染 管网连接 加热路面 行车方向 垂直的 电力管 上面层 管网 应用 融化 预防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自除冰融雪系统,包括设置在沥青路面上面层下面的加热系统及设置在沥青路面两侧电力管沟中的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系统由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并且和路面行车方向垂直的加热单元组成,所述控制系统由多个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控制单元的一端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市政电力管网连接,所述每个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多个加热单元。该系统既可以快速融化路面积雪又可以在降雪前加热路面预防路面积雪,其控制系统使用市政电力管网,用电方便,且电能为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水青山”的建设理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自除冰融雪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降雪较多,影响了城市道路的正常使用。据统计,冬季30%的交通事故来自于路面冰雪的影响。路面冰雪对公路行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路况的改变,路面积雪经车辆压实后,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减小,汽车易左右滑摆,同时,汽车的制动距离也难以控制,一旦车速过快、转弯太急,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目前,我国北方城市道路除冰扫雪主要有人工和机械清除或者撒除雪剂(融冰盐等)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人工配合机械设备除雪的方法成本较高而且除雪效率较低,也可能破坏沥青路面和较长时间的交通封闭;撒布除雪盐的方法虽效果较好,但除雪盐中的氯离子会加速桥梁结构中钢筋的锈蚀和道路面层沥青的老化,不但影响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而且含盐量高的雪水污染较大需要单独回收,不宜直接流入城市地下水系统,实际操作比较麻烦。因此,设计一种全新的市政道路冰雪清除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自除冰融雪系统,可以较好地预防、除雪,保证道路行驶安全性和促进环境保护。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自除冰融雪系统,包括设置在沥青路面上面层下面的加热系统及设置在沥青路面两侧电力管沟中的控制系统,所述加热系统由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并且和路面行车方向垂直的加热单元组成,所述控制系统由多个控制单元组成,所述控制单元的一端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市政电力管网连接,所述每个控制单元同时控制多个加热单元。
优选地,所述加热单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传热层、加热层及隔热层,所述加热层由加热丝和钢管组成,加热丝是加热层的核心部件,其设置在钢管的内部,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电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丝为碳纤维加热丝或者金属合金加热丝,一项工程中最好使用同一种加热丝;所述钢管为直径20mm的圆形碳素钢管或者合金钢管,钢管的外表面做拉毛处理,在钢管的两端用隔热防水材料将钢管密闭。
优选地,所述传热层为传热钢丝网类均匀传热材料,所述隔热层为聚酯玻纤布类隔热材料。
优选地,所述每个控制单元还包括设置在传热层上的等距对称布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中任意一个感应温度高于设计温度时则电路断开,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感应温度同时低于设计温度电路才会开启。
优选地,所述多个加热单元之间的设置间距为20~30cm,每个控制单元控制 10~20m路面长度范围内的约50~100根并联加热丝。
优选地,所述加热系统的下面还可依次设有沥青路面中面层、沥青路面下面层、基层和土层,上述各层次为可选层次,在施工中可根据实际路况具体设定。
与现有的除冰融雪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市政道路的自除冰融雪系统,是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下面设置一种加热系统,既可以快速融化路面积雪又可以在降雪前加热路面预防路面积雪,还可以预防路面的低温开裂,同时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在保证系统融雪效果的同时解决系统耗能高的问题,其控制系统使用市政电力管网,用电方便,且电能为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水青山”的建设理念,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71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城市绿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震型硅PU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