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油封接头及油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8773.8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9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王光强;于春光;郭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3 | 分类号: | F16L41/03;F16L4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封 第二管 阀组件 管接头 航空发动机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彼此独立 开启状态 加工 | ||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油封接头以及油封系统,所述油封接头包括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一管接头包括第一接口、第三接口、第五接口,第二管接头包括第二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分别用于同航空发动机管路相连;进行油封操作时,所述第三接口和/或所述第四接口用于接收外界输入的油;阀组件;所述第五接口、第六接口分别与阀组件相连,当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彼此独立,当阀组件处于开启状态,连通所述第五接口、第六接口以使所述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油封接头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操作简单、可靠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航空发动机油封的油封接头以及油封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为延长发动机的储存期限,并保证储存质量,需要进行油封操作。航空发动机包含数量众多的部件和附件,依据其位置和功能的不同,油封方式也不同,典型的滑油泵、滑油滤、齿轮箱等机械系统附件,由于对油封油的体积有要求,即注入该类附件中的油封油体积必须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发动机结构设计时,往往在附件连接管路的某个相对高点放置三通接头。进行油封时,如图1所示,将上述三通接头连接的一段或几段管路拆除,通过接头101、102连接在需要油封的部件或附件的一端的接口201、202,注入精确体积的油封油,在重力作用下,油封油流入附件实现油封。注油结束后用堵头将此接头堵住,防止油封油的泄漏。发动机启封时还需要将拆下的管路重新安装到发动机上。
然而,发明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三通接头对应的航空发动机油封操作,存在以下不足:
(1)操作繁琐,效率低。拆除管路需要专业操作人员,根据技术人员编制的相关操作流程文件,借助专业的平台和设备,对管路进行拆除,发动机启封时还需要再重复类似操作,将管路重新安装,无论是管路的拆下、安装,均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质量控制。在油封期间,相关零组件也需要专人保管。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现有油封操作非常繁琐,而且花费大量时间,效率很低。
(2)降低可靠性。管路连接接头的密封是通过金属密封面的接触变形实现密封的,因此管路的拆除和安装,必然会导致密封面产生新的变形,多次拆装后,极有可能产生导致密封不严、液体泄漏的缺陷,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给发动机的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3)浪费严重。接头连接时多采用英制标准紧固件等零件固定,并使用保险钢丝等辅材,对于法兰面密封的管路还会使用密封件密封,许多标准件为一次性消耗件,且价格较高,每次管路的拆装都会导致标准件等消耗件的更换,导致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油封接头。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油封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航空发动机的油封接头,包括至少两个管接头,所述至少两个管接头包括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一管接头包括第一接口、第三接口、第五接口,第二管接头包括第二接口、第四接口、第六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分别用于同航空发动机管路相连;进行油封操作时,所述第三接口和/或所述第四接口用于接收外界输入的油;阀组件;所述第五接口、第六接口分别与阀组件相连,当阀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彼此独立,当阀组件处于开启状态,连通所述第五接口、第六接口以使所述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连通。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第五接口、第二接口、第六接口位于同一直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油封接头还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所述第一主管的一端包括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一主管的另一端包括所述第五接口,所述第二主管的一端包括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二主管的另一端包括所述第六接口;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包括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包括所述第四接口,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垂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87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管转接件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天然气管道的锻制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