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5522.4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9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储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摩星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7/14 | 分类号: | F04B37/14;F04B39/00;G01M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管 闸阀 压缩机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抽真空系统 电加热底座 真空度检测 出液阀 截止阀 节流阀 冷凝器 膨胀阀 蒸发器 加热 流量计 抽真空效率 加热干燥 容器底端 通用性强 检测气 气动杆 漏点 下端 左端 过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度检测系统、电加热底座、被抽容器、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一通管、冷凝器、第二通管、节流阀、过滤器、控制流量计、出液阀、膨胀阀、蒸发器、第三通管、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四通管、压缩机和抽气动杆,所述真空度检测系统置于被抽容器上,所述电加热底座置于被抽容器底端,所述的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由下至上依次置于第一通管,所述冷凝器左端连接于第一通管右端,所述节流阀、过滤器、出液阀、膨胀阀由上至下依次置于第二通管上,所述蒸发器置于第二通管下端,所述第三通管右端置于压缩机左上部,所述第四通管置于压缩机右上部。本实用新型抽真空效率高,具有加热干燥、过滤杂质和检测气漏点的功能,通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真空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抽真空系统容易将被抽容器中的固体杂质混合气体或液体一同吸入设备中,造成系统损伤,使抽真空能力下降,降低使用寿命,而且大部分抽真空系统无气漏点检测功能,不能及时发现故障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拟增设气漏点检测功能、过滤杂质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度检测系统、电加热底座、被抽容器、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一通管、冷凝器、第二通管、节流阀、过滤器、控制流量计、出液阀、膨胀阀、蒸发器、第三通管、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四通管、压缩机、抽气动杆、计算机、真空度检测器、精密数字压力表、光控报警器、主控单片机、漏气测控仪、漏气维修以及重新抽真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度检测系统置于被抽容器上,所述电加热底座置于被抽容器底端,S型所述第一通管左端置于被抽容器外壁上,所述的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由下至上依次置于第一通管,所述冷凝器左端连接于第一通管右端,所述冷凝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通管上,所述节流阀、过滤器、出液阀、膨胀阀由上至下依次置于第二通管上,所述控制流量计置于过滤器左侧上部,所述蒸发器置于第二通管下端,所述第三通管左端连接于蒸发器下端,所述第一截止阀置于第三通管上,所述第三通管右端置于压缩机左上部,所述第四通管置于压缩机右上部,所述抽气动杆置于压缩机内部,所述第二截止阀置于第四通管上;所述真空度检测系统包括计算机、真空度检测器、精密数字压力表、光控报警器、主控单片机以及漏气测控仪,所述计算机、真空度检测器、精密数字压力表、光控报警器从上至下排列,并且置于主控单片机左部,所述电加热底座置于主控单片机右部上侧,所述漏气测控仪置于主控单片机右部下侧,所述漏气测控仪下端设置有漏气维修、重新抽真空。
优选地,所述被抽容器外壁设置有保温板,保温板通过螺钉固定于被抽容器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与第二通管连接的接口处沿其周向均设置有密封圈与密封槽,且在密封圈与密封槽填充有脂涂层。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设置有三层过滤网,且过滤网孔均为正圆孔。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为一体式的筒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膨胀阀为H型膨胀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设置有过滤器,可以在抽真空操作中将被抽容器中的固体杂质筛除,防止杂质进入压缩机,导致压缩机损耗,从而延长压缩机使用年限;还设置有真空度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装置性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内加热抽真空系统的真空度检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摩星真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摩星真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55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