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智能粉尘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4389.0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8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筱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筱雨 |
主分类号: | E21F5/02 | 分类号: | E21F5/02;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杨娟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尘监测 粉尘 井下 粉尘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粉尘消除 监测点 矿井 煤矿井下作业 本实用新型 智能 井下作业 矿井粉尘 模块安装 确保安全 实时监测 实时检测 数据传输 在线检测 总机 煤随 喷雾 水资源 生产 | ||
本实用公开了一种矿井智能粉尘监测系统,包括粉尘监测模块和粉尘消除模块,所述粉尘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井下粉尘浓度,并将其具体数据传输至总机,所述粉尘消除模块安装在井下,用于降低井下粉尘浓度值,所述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粉尘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粉尘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分布于井下的多个监测点处,分别用于在线检测粉尘浓度和确定各监测点粉尘浓度值得具体位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矿井粉尘浓度在线、实时检测与控制,避免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对井下作业的影响,导致不当喷雾造成煤随水流失和浪费水资源等现状,确保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智能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矿井智能粉尘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开采过程中各个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工人在此环境中作业,必将吸入大量粉尘而导致尘肺病,据煤矿统计资料表明平均每年死于尘肺病者比同期井下工人伤亡人数高一倍左右;另外粉尘具有爆炸性,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的扩散和飞扬,使巷道风流中的粉尘浓度降至安全值以下,以保证井下作业环境的卫生条件,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目前,国内外煤矿普遍采用湿式喷雾降尘的方法对粉尘浓度进行控制,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检测与自动控制,导致实际应用中存在盲目性,煤矿井下作业场所湿度变化影响粉尘浓度测量精度,导致不当喷雾造成煤随水流失和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矿井智能粉尘监测系统。
一种矿井智能粉尘监测系统,包括粉尘监测模块和粉尘消除模块,所述粉尘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井下粉尘浓度,并将其具体数据传输至总机,所述粉尘消除模块安装在井下,用于降低井下粉尘浓度值,所述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粉尘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plc控制器,所述粉尘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分布于井下的多个监测点处,分别用于在线检测粉尘浓度和确定各监测点粉尘浓度值得具体位置;所述粉尘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的输出端均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粉尘消除模块包括行走装置、减震装置、降尘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行走装置连接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连接降尘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支撑座、第一减震桩、第二减震桩和第三减震桩,所述第一减震桩、第二减震桩和第三减震桩分别固定安装在减震支撑座上,所述第二减震桩和第三减震桩分别设置在第一减震桩的两侧,所述第一减震桩包括主减震弹簧,所述主减震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固定有减震盘,所述第二减震桩和第三减震桩均包括减震筒、连接杆、副减震弹簧I和副减震弹簧II,所述减震筒固定在减震支撑座上,所述副减震弹簧I安装在减震筒内,所述连接杆固定在副减震弹簧I上,所述连接杆与减震筒之间安装有副减震弹簧II;所述降尘装置包括机箱、水箱、高压泵、出水管I、出水管II、旋转接头和布水盘,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机箱内部,所述出水管I与机箱连接,所述出水管I上安装有高压泵,所述出水管II与出水管I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布水盘固定在出水管II的出水端。
所述机箱上安装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上设置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可在旋转座上移动,所述升降台上安装有降尘筒。
所述出水管II分别穿过旋转座、升降台、降尘筒与布水盘连接,所述出水管II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出水管II与布水盘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主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步进电机固定于机箱的外侧,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从动轮固定在旋转座上,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滑轨、步进电机和滚轮,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滚轮,所述滚轮可在滑轨上移动,所述滑轨固定在井下的地基上。
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高压泵、步进电机和步进电机的输入端。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筱雨,未经吴筱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4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自动风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采煤巷道皮带机转载点挡尘的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