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型分离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3524.X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柏瑞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3/14 | 分类号: | F16D23/14;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贺宣潮 |
地址: | 314214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轴承 密封凸部 耐腐蚀 密封圈 活塞 本实用新型 固定端 密封端 中间部 泵体 缸套 防腐处理 汽车配件 使用寿命 油腔内壁 形变 固定的 受压槽 制动液 耐受 内壁 外壁 油腔 密封 破损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腐蚀型分离轴承,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耐腐蚀型分离轴承其材料没有经过防腐处理,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材料破损等技术问题。本耐腐蚀型分离轴承,包括泵体、缸套、油腔以及活塞,活塞底部固定有密封圈,密封圈与活塞固定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密封端,固定端与密封端之间设有中间部,中间部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泵体的内壁和缸套的外壁存有形变空隙,密封端的底部设有密封凸部,两个密封凸部分别靠近密封圈的两侧,两个密封凸部分别向两侧弯曲且分别能抵靠在油腔内壁上,两个密封凸部之间形成受压槽。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耐受流入分离轴承内的制动液腐蚀,从而达到延长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腐蚀型分离轴承。
背景技术
分离轴承是汽车上的重要配件之一,它能使得变速箱能顺利的挂入档位,但现有的分离轴承大部分没有经过防腐蚀处理,使得分离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会受到制动液的腐蚀。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6397972U】中的一种耐矿物质油的分离轴承,包括泵体和缸体,泵体上具有筒状的罩壳,缸体呈圆筒状且缸体的一端固设在罩壳内,罩壳与缸体之间具有油腔,泵体的出油口与油腔向连通,缸体外还滑动套设有滑套,滑套的一端插设在罩壳与缸体之间,滑套的外侧面与罩壳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滑套的内侧面与缸体的外侧面滑动密封连接,滑套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组件,罩壳与缸体之间还设有HNBR制成的皮碗,皮碗固连在滑套的端部,皮碗中部具有朝向油腔的凹槽,皮碗的两侧分别与罩壳的内壁与缸体的外侧面滑动密封连接。上述结构虽然做到了保持油腔内的气密性,但是由于其材料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材料破损,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耐腐蚀型分离轴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分离轴承能耐受制动液的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耐腐蚀型分离轴承,包括泵体、缸套、油腔以及活塞,所述活塞上套设有轴承,所述活塞位于油腔内的一端底部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活塞固定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密封圈的另一端为密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与密封端之间设有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泵体的内壁和缸套的外壁存有形变空隙,所述密封端的底部设有两个相对于中间部凸出的密封凸部,两个所述密封凸部分别靠近密封圈的外侧和密封圈的内侧,两个密封凸部分别向密封圈对应的一侧弯曲且分别能抵靠在油腔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密封凸部之间形成受压槽,当油腔内的油挤入受压槽时所述密封凸部能向对应一侧的形变空隙挤压,所述泵体上电镀有耐腐蚀层。
当一定量的制动液进入油腔时,制动液产生的压力会进入受压槽,使得密封圈产生形变导致中间部向形变空隙挤压,从而实现密封圈将油腔给密封住,加强密封凸部的密封性结构,防止制动液从油腔内泄漏出去导致活塞伸展不到位;密封凸部抵靠在油腔内壁能防止外界的空气和杂物等进入到油腔内,防止油腔内的制动液受到污染造成油腔堵塞;由于制动液是由腐蚀类化学药剂制成,所以耐腐蚀层能保护泵体和缸套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分离轴承,延长分离轴承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耐腐蚀型分离轴承中,所述油腔位于泵体与缸套之间,所述活塞套设在缸套外壁且能沿着油腔移动,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注油部,所述注油部的一侧开设有与油腔直通的进油通道一,所述进油通道一沿着缸套的切线方向开设,所述进油通道一的管口密封有滚珠,所述注油部的另一侧开设有进油通道二,所述进油通道二的直径大于进油通道一且进油通道二与进油通道一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二的通道与进油通道一的进油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由于进油通道一是沿着缸套的切线方向开设的,所以进油通道二想要与进油通道一相交开通必须从注油部的另一侧单独钻孔,滚珠能将钻好的孔堵住,使得制动液从进油通道一进入到进油通道二内,能避免制动液直接冲击到油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柏瑞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柏瑞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3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