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3046.2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8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归青天;张海峰;王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泵 启停控制 流量计 三相电压电流 漏电流测量 温度传感器 测量模块 控制装置 输出控制 液位计 潜水泵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 电动机电源 电动机故障 发生故障 过热故障 模块切断 自动抽水 自动检测 电动机 漏电 短路 检测 空载 欠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流量计、液位计、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漏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流量计和液位计输入的数据,通过输出控制信号至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能够实现对潜水泵的自动抽水控制;根据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漏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检测电动机的过压、过流、空载、欠压、缺相、短路、漏电和过热故障,当检测到潜水泵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切断电动机电源,能够实现多种电动机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泵由电动机和水泵组成,是深井取提水的重要设备。使用时整个机组潜入水中,可用于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及高山区人畜用水,亦可供中央空调冷却、热泵机组、冷泵机组、城市、工厂、铁路、矿山、工地排水使用。
由于潜水泵长期工作在水下,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电动机烧坏的事故时有发生。当泵内的机械密封件因老化损坏造成漏水时,容易使电动机相间短路而烧毁电机。同时,电动机长期在潮湿环境下工作,绝缘阻抗降低时还会造成漏电现象,故障一旦发生,不仅导致整机损坏,还会影响人身安全。因此,对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尤其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流量计、液位计、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漏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安装在出水口处的输水管道内,用于测量抽水量;液位计安装在潜水泵处,用于测量潜水泵与井内水面的距离;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潜水泵电动机三相绕组的电压和电流;漏电流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动机三相绕组的漏电流;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电动机三相绕组的温度。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流量计和液位计输入的数据,通过输出控制信号至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实现对潜水泵的自动抽水控制;根据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漏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检测电动机的过压、过流、空载、欠压、缺相、短路、漏电和过热故障,当检测到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切断电动机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道内壁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用于与远程监控中心通信的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显示器和键盘。
进一步地,所述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和受继电器控制的交流接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通过设置中央处理单元和与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的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流量计、液位计、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漏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流量计和液位计输入的数据,通过输出控制信号至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实现了潜水泵的自动抽水控制;根据三相电压电流测量模块、漏电流测量模块和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数据,检测电动机的过压、过流、空载、欠压、缺相、短路、漏电和过热故障,当检测到电动机发生故障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潜水泵启停控制模块切断电动机电源,实现了多种电动机故障的自动检测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潜水泵控制装置的方框图;
图2为潜水泵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30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