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62950.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9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银彬;韦高宇;郑嘉良;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22 | 分类号: | H01H4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93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支路 电磁继电器 控制电路 第一开关 动作完成 电源 本实用新型 开闭控制 使用寿命 线圈选择 状态时 并联 功耗 温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包括第二电源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并联后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闭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选择性地接入所述第一控制支路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支路,进而使得利用第一控制支路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完成动作,使用第二控制支路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维持动作完成后的状态,进而使得所述电磁继电器维持动作完成后的状态时的功耗较低,线圈的温升降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寿命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继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通过在继电器线圈上施加额定电压,使其触点吸合。在吸合的整个过程中,线圈上持续施加额定电压,导致产生较大功耗,进而导致线圈发热,尤其是功率较大的电磁继电器,线圈功耗导致的发热情况更加明显。当电磁继电器的使用环境换热效果较差时,继电器温升较高,会大大降低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的一个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中,设置有两路控制电路,其中,第一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设置分压电阻和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第二控制电路上设置有第二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入所述线圈和所述分压电阻之间,当需要所述电磁继电器完成吸合动作时,先给所述第一三极管一个使能电压,此时由于分压电阻的作用使得所述继电器达不到额定电压,再给所述第二三极管一个脉冲电压,所述继电器在使能电压和脉冲电压的作用下完成吸合动作,此时,所述继电器能够在所述使能电压的作用下维持闭合状态。这种控制电路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分压电阻上会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耗较低的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包括第二电源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并联后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相连,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闭控制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选择性地接入所述第一控制支路或者所述第二控制支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为第一三极管和/或所述第二开关为第二三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使能端;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使能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电源的电压,所述第二控制支路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源为8V-24V,所述第二电源为3V-12V。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接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一使能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支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接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使能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并联有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并联后的所述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62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传动机车接触器脉宽调制保持驱动装置
- 下一篇:自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