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高粱杂交的专用套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759082.1 申请日: 2018-05-22
公开(公告)号: CN208338553U 公开(公告)日: 2019-01-08
发明(设计)人: 胡宇;于佳;贺泂杰;田福平;杨峰;路远;张茜;王春梅;朱新强;崔光欣;张小甫;杨晓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G13/02
代理公司: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地址: 73005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铰链板 支撑条 固定盘 套袋 支撑装置 杂交 袋体 遮盖 高粱 本实用新型 上端表面 透气装置 表面设置 袋体固定 袋体内壁 菱形形状 外侧表面 转轴转动 体内部 透气孔 撑开 竖直 套住
【说明书】: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高粱杂交的专用套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铰链板和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位于铰链板一侧且支撑条与铰链板固定连接,所述铰链板固定连接在袋体内壁且竖直展开,所述袋体外侧表面设置有透气装置,所述透气装置包括固定盘和遮盖,所述固定盘上端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遮盖,所述固定盘表面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遮盖上端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盘与袋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装置,在使用套袋时,拉动支撑条,使得支撑条与铰链板形成菱形形状,从而将袋体撑开,便于对高料杂交进行套住,方便了套袋的使用,并且有利于对高粱杂交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套袋,具体为一种针对高粱杂交的专用套袋。

背景技术

高粱别称蜀黍、芦粟等,禾本科,高粱属。秆较粗壮,直立,基部节上具支撑根。叶鞘无毛或稍有白粉;叶舌硬膜质,先端圆,边缘有纤毛。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中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酿酒。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叶阴干青贮,或晒干后可作饲料;颖果能入药,能燥湿祛痰,宁心安神。属于经济作物,中国建国以来经历了全国高粱地方品种的普查、征集、整理和从地方品种选择到杂交育种的转变。育种目标从单一产量育种到高产前提下的品质育种,再到高产、优质与多抗的育种变化。尽管中国高粱产区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产目的各异,比如粒用、饲用、糖用、造酒或工艺用等,但是有了良种才使亩产由20世纪50年代的73公斤,提高到二十一世纪的313公斤;在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而总产量趋于平稳。目前高粱亩产一般不到500公斤。亩产350公斤到400公斤是正常的,高粱有很多品种,有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又分常规品种、杂交品种;口感有常规的、甜的、黏的;株型有高杆的,中高杆的,多穗的等;高粱杆还有甜的与不甜的之分,高粱杂交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用到套袋,有利于促进高粱杂交的生长。

但是,现有的套袋结构简单,只是简单的牛皮纸制成,而套袋在使用过程中,套袋容易对高粱进行挤压,并且不能进行密封,当高粱过长时,套袋不能满足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针对高粱杂交的专用套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高粱杂交的专用套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高粱杂交的专用套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铰链板和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位于铰链板一侧且支撑条与铰链板固定连接,所述铰链板固定连接在袋体内壁且竖直展开,袋体外侧表面设置有透气装置,所述透气装置包括固定盘和遮盖,所述固定盘上端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遮盖,所述固定盘表面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遮盖上端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盘与袋体固定连接,所述袋体下端设置有收缩袋口,所述收缩袋口内部设置有锁紧绳,所述锁紧绳一端穿出收缩袋口且延伸其外部,所述锁紧绳外侧活动连接有锁绳扣,所述袋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三号密封条和四号密封条,所述四号密封条位于三号密封条下方。

优选的,所述铰链板为塑料材质制成的铰链板。

优选的,所述袋体外侧表面设置有一号密封条和二号密封条,所述二号密封条位于一号密封条上方。

优选的,所述遮盖为半圆结构的遮盖。

优选的,所述铰链板与支撑条具体数量设置有四组,且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支撑装置,在使用套袋时,拉动支撑条,使得支撑条与铰链板形成菱形形状,从而将袋体撑开,便于将高料杂交进行套住,方便了套袋的使用,并且有利于对高粱杂交进行保护,而在对套袋进行运输时,折叠铰链板,使得铰链板和支撑条收缩折叠,从而方便了对套袋进行运输打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90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