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7004.8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瑞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过滤膜 处理箱 支撑架 承载装置 污水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固定块 转轮槽 电机 支撑架结构 工作难度 工作效率 适宜位置 出水口 固定轴 进水口 连接孔 转轮 填充 微生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本体,处理箱本体左侧设有进水口,右侧设有出水口,处理箱本体内部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中部设有连接孔,处理箱本体左右两端外侧设有转轮槽,且转轮槽内部通过固定轴与第二转轮相连。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撑架结构,可通过将带有微生物过滤膜的承载装置放置于支撑架上,通过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将支撑架下降到处理箱本体内部适宜位置,当需要对微生物过滤膜进行添加更换的时候,将支撑架带着承载装置一同升起,直接对承载装置进行微生物的填充更换即可,这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提高了对微生物过滤膜进行更换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的设备,现有的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内设有微生物过滤膜,通过微生物过滤膜上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氨、氮,随着微生物的吸收分解,会出现自身的消耗情况,当微生物消耗完后便失去了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功能,这便需要对其进行填充,但现有的微生物过滤膜是通过附着在载体上进行污水处理的,在进行更换的时候,操作很是麻烦,需将微生物载体从处理池中取出进行填充,由于承载体不是一体结构,这样在取出的时候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如果我们能设计一种可快速对微生物载体进行取出更换的装置很是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过滤膜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箱本体,所述处理箱本体左侧设有进水口,右侧设有出水口,所述处理箱本体内部设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左右两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处理箱本体左右两端外侧设有转轮槽,且转轮槽内部通过固定轴与第二转轮相连,所述固定轴两端与转轮槽内壁相连,所述处理箱本体上端与整合圈固定连接,且整合圈位于转轮槽内端,所述处理箱本体左右两端外侧均与固定套固定连接,且处理箱本体左端固定套内部设有第一电机,右端固定套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均与第一转轮相连,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转轮上缠绕第一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与第二转轮上端相接触,并穿过整合圈通过连接套与支撑架左端两个固定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转轮上缠绕第二钢丝绳,且第二钢丝绳与第二转轮上端相接触,并穿过整合圈通过连接套与支撑架右端两个固定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横板与竖板组成,且横板两两之间水平放置,竖板之间两两水平放置,横板与竖板之间垂直放置。
优选的,所述横板与竖板之间组成放置腔,且放置腔左右两边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设于竖板与支撑架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放置腔内部设有承载装置,且承载装置左右两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支撑架结构,可通过将带有微生物过滤膜的承载装置放置于支撑架上,通过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将支撑架下降到处理箱本体内部适宜位置,当需要对微生物过滤膜进行添加更换的时候,将支撑架带着承载装置一同升起,直接对承载装置进行微生物的填充更换即可,这样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提高了对微生物过滤膜进行更换的工作效率;
2、本使用新型采用了卡块结构,通过卡块将承载装置很平稳的固定于支撑架上,这样保证了承载装置内部的微生物过滤膜在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能够充分的对污水进行处理,避免了由于承载装置之间的相互挤压,造成部分翘起,使得不能发挥对污水进行处理的作用,这样提高了对微生物过滤膜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了对污水的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瑞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瑞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70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生物膜河道治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净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