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6356.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5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孟永东;田雯菁;方易小锁;李方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管 压力室 底部连接 压力水箱 压力控制系统 测定装置 渗透系数 混凝土 储水箱顶部 实验准确性 循环水系统 工作效率 实验操作 储水箱 气压源 | ||
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包括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和循环水系统,所述的压力控制系统中气压源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另一端与压力室顶部连接,第二连通管与压力水箱顶部连接,第三连通管一端与压力室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压力水箱底部连接,第四连通管一端与压力水箱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储水箱底部连接,第五连通管一端与储水箱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压力室顶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提升了实验速度,提高了实验准确性,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特别是适用于一种实验室室内测定混凝土渗透系数的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渗透性是指体、液体或者离子受压力、化学势或者电场作用,在混凝土中渗透、扩散或迁移的难易程度。混凝土渗透性与耐久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混凝土耐久性可以建立在对混凝土渗透性评价的基础上。
混凝土抗渗性能的试验方法由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法、抗水渗透试验法及气体渗透性试验法。
抗氯离子渗透试验法得到的氯离子浓度分布是混凝土一定渗透深度内的单位体积氯离子平均浓度,无法反映混凝土材料结构中不均匀分布的氯离子浓度。气体渗透法比较适用于现场测试,在我国应用相对较少。
传统抗水渗透实验法多采用逐级加压法,但该方法实验周期长,效率低,得到测量结果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实现了快速得到试验结果,防止试验中出现绕渗现象,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简化了试验操作流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包括压力控制系统、压力室和循环水系统,所述的压力控制系统中气压源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另一端与压力室顶部连接,第二连通管与压力水箱顶部连接,第三连通管一端与压力室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压力水箱底部连接,第四连通管一端与压力水箱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储水箱底部连接,第五连通管一端与储水箱顶部连接,另一端与压力室顶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一开关、第一调压阀和第一压力表;
所述的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二开关、第二调压阀和第二压力表;
所述的第三连通管上设有第三开关和空气过滤器;
所诉的第四连通管上设有第四开关;
所诉的第五连通管上设有第五开关和流量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压力室是由压力室外壁、顶盖和底座构成的封闭空间,压力室外壁底部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第一支撑柱两端分别与顶盖和混凝土试样顶部固定,第二支撑柱两端分别与混凝土试样底部和底座固定,第一支撑柱内部形成上空腔,第二支撑柱内部形成下空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压力室中混凝土试样、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为圆柱体,且混凝土试样外径略小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内径,通过链接阀将三者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密封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压力室中混凝土试样侧面包裹一层乳胶膜。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压力水箱、压力室、储水箱通过连通管相连接形成一个循环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渗透系数的测定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加快了实验结果的获取速度;
(2)防止混凝土试样出现绕渗;
(3)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水循环系统的使用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6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