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井硫化氢处理智能化的加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50793.2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袁长忠;张守献;潘永强;汤晓东;冯逸茹;徐鹏;徐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E21B43/24;E21B43/22;E21B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化氢 加药单元 油井 本实用新型 加药处理 加药量 智能化 加药 检测 套管闸阀 油井套管 准确控制 达标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硫化氢处理智能化的加药的装置,该装置由检测单元、加药单元和PLC控制器组成,检测单元和加药单元分别安装在油井套管两端的套管闸阀上,PLC控制器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分别与检测单元和加药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硫化氢加药处理的实时达标和加药量准确控制的目的,解决现有硫化氢处理无法实时达标、加药量大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可广泛地应用于油井硫化氢加药处理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原油开采过程中硫化氢处理的加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井硫化氢处理智能化的加药的装置。
背景技术
胜利、辽河、中原、新疆等油田的稠油资源丰富,目前以蒸汽吞吐或蒸汽驱的形式进行开采,在开发过程中,原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发生水热裂解反应,生成了大量硫化氢。目前各油田对油井硫化氢的处理以联合站末端处理为主,无法保障采油和集输沿程人员生命安全,迫切需要在井口进行硫化氢的处理。
近期,各油田开展了油井硫化氢的井口处理,对于正常生产井的硫化氢,以套管投加脱硫剂处理为主。按照加药周期的不同,主要有间歇投加和连续投加两种。(1)间歇投加,首先放空套管气,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加药。该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含硫化氢套管气的放空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存在严重的危害和安全隐患。(2)连续投加,通过加药计量泵连续投加,该方式虽较安全,但加药量的设定是根据人工检测硫化氢的含量,由于油井硫化氢含量波动范围大,而人工检测频率低,常导致加药量调节不及时,硫化氢处理不达标。如胜利油田某油井的硫化氢含量在2天内的波动量从3000mg/m3到6000mg/m3,对应的加药量应该从31kg/d到62kg/d,而由于人工检测频率为1次/周,因此无法保证处理效果。为确保处理效果,需按照最大硫化氢含量设计加药量,导致处理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油井硫化氢处理智能化的加药的装置。该装置由检测单元、加药单元和PLC控制器组成,该装置能够实现硫化氢加药处理的实时达标和加药量准确控制的目的,解决现有硫化氢处理无法实时达标、加药量大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井硫化氢处理智能化的加药的装置,该装置由检测单元1、加药单元2和PLC控制器3组成,检测单元1和加药单元2分别安装在油井套管两端的套管闸阀上,PLC控制器3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分别与检测单元1和加药单元2相连接。
所述的检测单元1由依次连接的减压阀11、第一电磁阀12、气液分离器1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4和储液桶15组成。其中减压阀11的进口与外输管线相连接,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4位于气液分离器13上部,储液桶15位于气液分离器 13的正下方。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13由桶体131、固定挡板132、活动挡板133和第二电磁阀134组成。桶体131为圆柱形,固定挡板132位于进液口的上方与水平面夹角10~30°,活动挡板133位于桶体131的顶部,并通过铰链与桶体131相连,第二电磁阀134位于桶体131的底部。
所述的加药单元2由药剂池21、加药计量泵22和单向阀23组成。其中药剂池21通过管路与加药计量泵22的入口相连,加药计量泵22的出口经单向阀23与油井的套管闸阀相连接。
所述的PLC控制器3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4、硫化氢气体检测仪14和加药计量泵22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了油井采出液中硫化氢气体的自动检测;
(2)实现了脱硫剂投加量的自动调整;
(3)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准确加药和实时达标;
(4)操作简单、管理方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5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座
- 下一篇:一种可控式热力洗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