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瓿瓶掰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6541.2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3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铃;曹春菊;麦婉恒;谭颖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李肇伟 |
地址: | 511518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州心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胶套 安瓿瓶 掰断 割裂 砂轮片 插入口 掰瓶器 瓶颈 卡圈 内壁 通孔 卡片 穿过 本实用新型 变形的 可伸缩 透明的 受力 对称 损伤 安全 | ||
一种安瓿瓶掰瓶器,包括透明的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一端形成割裂部,另一端形成掰断部,割裂部的一端与掰断部的一端相连,割裂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插入口,掰断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插入口;割裂部内壁对称两侧分别设有砂轮片和卡片,砂轮片与卡片之间形成供安瓿瓶的瓶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掰断部内壁设有柔性的卡圈,所述卡圈内形成供安瓿瓶的瓶颈穿过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胶套可伸缩变形的特性,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安瓿瓶使用;硅胶套内集成砂轮片和掰断受力卡圈,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利用硅胶套保护手指,瓶颈掰断后留在硅胶套内,不会损伤手指,操作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安瓿瓶掰瓶器。
背景技术
在医院注射室,为了将针剂打开以便从中抽取药液,常见的是用一个小圆砂轮片,先在针剂颈部划一下,然后用手一掰,在用手掰折针剂瓶的过程中,极容易将瓶头捏碎而伤及手指,还会使玻璃碎片掉入针剂瓶内。也有的是用镊子柄,在针剂颈部猛地一击,这样会把瓶头敲碎,使碎玻璃到处乱飞,既不卫生又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瓿瓶掰瓶器,能够适用不同尺寸的安瓿瓶,而且操作安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瓿瓶掰瓶器,包括透明的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一端形成割裂部,另一端形成掰断部,割裂部的一端与掰断部的一端相连,割裂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插入口,掰断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插入口;割裂部内壁对称两侧分别设有砂轮片和卡片,砂轮片与卡片之间形成供安瓿瓶的瓶颈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掰断部内壁设有柔性的卡圈,所述卡圈内形成供安瓿瓶的瓶颈穿过的第二通孔。本实用新型操作原理:将安瓿瓶的瓶颈从第一插入口伸入割裂部内,当瓶颈达到指定位置后,用手挤压硅胶套,使卡片与砂轮片相互靠近直到砂轮片与瓶颈接触;旋转安瓿瓶,使瓶颈相对砂轮片旋转,这样就可以利用砂轮片在瓶颈上划出一道割痕;将安瓿瓶从割裂部中取出,然后将瓶颈从第二插入口伸入掰断部内;用手挤压硅胶套使卡圈卡紧瓶颈,然后用力掰断瓶颈即可。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胶套可伸缩变形的特性,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安瓿瓶使用;硅胶套内集成砂轮片和掰断受力卡圈,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利用硅胶套保护手指,瓶颈掰断后留在硅胶套内,不会损伤手指,操作方便、安全。
作为改进,所述卡圈与硅胶套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卡片与硅胶套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改进,所述硅胶套的内壁设有嵌槽,所述砂轮片的一边嵌入所述嵌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硅胶套的直径为1.3cm,卡圈与砂轮片之间的距离为4cm,第一插孔与砂轮片之间的距离为1cm,第二插入口与卡圈之间的距离为1cm。
作为改进,卡片与砂轮片相对的一边中间位置设有弧形凹槽。
作为改进,所述硅胶套的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硅胶套可伸缩变形的特性,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安瓿瓶使用;硅胶套内集成砂轮片和掰断受力卡圈,结构紧凑,整体体积较小;利用硅胶套保护手指,瓶颈掰断后留在硅胶套内,不会损伤手指,操作方便、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人民医院,未经清远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6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瓿瓶开启装置及试剂包装盒
- 下一篇:一种医用药瓶开瓶器及医用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