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6207.7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1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抬升组件 新型超声 检查床 床板 翻转组件 人员调整 体力消耗 准确度 床头梁 床尾梁 扶手板 栏板 长梁 床梁 床柱 短梁 横管 左床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包括左床梁、右床梁、床头梁、床尾梁、床柱、栏板、扶手板、床板、短梁、长梁、横管、第一抬升组件、第二抬升组件和翻转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的将待检人员调整到准确的检查角度,且操作简单,待检角度不易发生变化,大大减轻了待检人员的体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
背景技术
超声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用来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具体情况,在医用领域已经应用十分广泛;超声检查时,待检人员一般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操作医生手持超声探头在人体外部进行探测,某些特殊部位的器官需要待检人员转动到一个特定的角度才能较好的观察,且有时需要维持一定姿势较长时间,以往的检查床不具备调节翻转功能,待检人员需要在操作医生的指导下自己调节检查角度,有些角度调节十分吃力,待检人员体力消耗较大,而且也很容易发生变动,操作医生不得不再次调整,导致检查效率较低,检查准确度也波动较大,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的将待检人员调整到准确的检查角度,且操作简单,待检角度不易发生变化,大大减轻了待检人员的体力消耗,大大提高了检查效率和准确度的新型超声检查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超声检查床,包括左床梁、右床梁、床头梁、床尾梁、床柱、栏板、扶手板、床板、短梁、长梁、横管、第一抬升组件、第二抬升组件和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床梁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相互对称分布的床头梁和床尾梁,所述床头梁和床尾梁的另一端之间固定有右床梁,所述左床梁、右床梁、床头梁和床尾梁之间设置有床板,所述床头梁和床尾梁的两端外侧均固定有一个竖直分布的床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床柱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长梁,两个所述长梁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平行分布的短梁;两个所述短梁之间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平行分布的横管;其中一个所述横管上装设有第一抬升组件,所述第一抬升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一转轴、第一摆臂、第一摇柄、第一螺纹套、第一凹槽块、第一销轴、第一牵引杆、第二牵引杆、第二销轴、第一牵引套、第二转轴、第二轴承座、第一支架和第一抬升臂组件;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摆臂,所述第一摆臂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摇柄,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连接有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在位于右侧的一个长梁和一个横管的上侧;所述第一转轴上还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位于两个第一轴承座之间,所述第一螺纹套套设连接在第一螺纹部上,所述第一螺纹套的上侧固定有第一凹槽块,所述第一牵引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一凹槽块中,所述第一牵引杆的一端能围绕第一销轴转动,所述第一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连接有第二销轴;所述第二牵引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牵引杆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一转动槽中,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在第一转动槽的两侧内壁中,所述第二牵引杆与第一牵引杆均能围绕第二销轴实现相对转动;所述第二牵引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牵引套的外侧,所述第一牵引套中插入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二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长梁的上侧;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抬升臂组件,所述第一抬升臂组件包括第二牵引套、第一抬升臂、第一移动轴和第一滚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牵引套,两个所述第二牵引套的外侧均规定有一个相互对称且倾斜分布的第一抬升臂,两个所述第一抬升臂的另一端均插入固定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第一移动轴,每个所述第一移动轴的两端均套设连接有一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能围绕第一移动轴转动,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上侧均贴合在床板的下平面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床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一托条,所述右床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二托条;所述床头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三托条;所述床尾梁的内侧向外形成有第四托条;所述床板的下平面四侧边缘分别贴合在第一托条、第二托条、第三托条和第四托条的上侧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九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6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造影辅助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吊式超声探头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