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液氮冷却模具的模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3208.6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7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梅泽锋;周宝华;黄晓中;董春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南创佳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2 | 分类号: | B29C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夏平 |
地址: | 2131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垫本体 椭圆槽 模垫 液氮冷却 模具 本实用新型 液氮进口 内围 冷却 冷却均匀 液氮通道 中心通孔 溢流堰 侧壁 对模 液氮 传导 开挖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氮冷却模具的模垫结构,包括模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垫本体(1)侧壁开设有液氮进口(2),且在模垫本体(1)的上部挖有多个椭圆槽(3)且最外围的椭圆槽(3)与液氮通道(4)相连通、最内围的椭圆槽(3)通过内围溢流堰(5)直接与模垫本体(1)的中心通孔(6)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垫本体上开挖多个椭圆槽并通过液氮进口向椭圆槽供应液氮对模垫进行冷却,再通过模垫的传导对模具进行冷却;该模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液氮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故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端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端板过程中用于液氮冷却模具的模垫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端板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冷却,以解决模具在连续生产过程中不断的发热带来的模具过热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针对端板模具的冷却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端板过程中用于液氮冷却模具的模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液氮冷却模具的模垫结构,包括模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垫本体侧壁开设有液氮进口,且在模垫本体的上部挖有多个椭圆槽且最外围的椭圆槽与液氮通道相连通、最内围的椭圆槽通过内围溢流堰直接与模垫本体的中心通孔相连通。
所述的液氮通道呈L形设置,液氮通道的水平段与液氮进口相连通且液氮通道的水平段的进口处开有内螺纹使得液氮通道能够与外部液氮装置螺纹连接;所述液氮通道的竖直段与最外围的椭圆槽相连通。
所述液氮通道的水平段位于模垫本体的下部且椭圆槽位于模垫本体的顶部。
最外围的椭圆槽与其内侧的椭圆槽通过外围溢流堰相连通,且外围溢流堰设置在最外围的椭圆槽的长轴一端的内侧且液氮通道的竖直段与最外围的椭圆槽的连通处位于最外围的椭圆槽的长轴另一端处。
与外围溢流堰相连通的椭圆槽和其内侧的椭圆槽之间通过中间溢流堰相连通,中间溢流堰位于该椭圆槽的长轴一端的内侧且该外围溢流堰位于该椭圆槽的长轴另一端的外侧。
位于最外围的椭圆槽和最内围的椭圆槽之间的各椭圆槽皆通过中间溢流堰相互连通,且最内围的椭圆槽与其外侧的椭圆槽之间亦通过中间溢流堰相连通。
所述的内围溢流堰、外围溢流堰、中间溢流堰的深度不超过相应椭圆槽深度的1/3。
最内围的椭圆槽与中心通孔通过多个内围溢流堰相连通,且内围溢流堰对称设置在最内围的椭圆槽的短轴相对应的部位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模垫本体上开挖多个椭圆槽并通过液氮进口向椭圆槽供应液氮对模垫进行冷却,再通过模垫的传导对模具进行冷却;该模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液氮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故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垫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垫本体;2—液氮进口;3—椭圆槽;4—液氮通道;5—内围溢流堰;6—中心通孔;7—外围溢流堰;8—中间溢流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南创佳型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南创佳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3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