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控制生产制造银粉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2917.2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邹敏昌;王伟;张慕勇;苏健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宝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13400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城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料桶 全自动控制 支路 泵浦 银粉 制备硝酸银溶液 热风烘干装置 氧化还原反应 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 自动化操作 自动化控制 包装处理 控制装置 人工投料 反应器 过渡桶 还原液 清洗器 备料 烘干 制备 过滤 制造 清洗 生产 保证 | ||
一种全自动控制生产制造银粉的方法及其设备,包括控制装置,第一支路包括第一配料桶、第一过渡配料桶以及第一泵浦,第二支路包括第二配料桶、第二过渡桶以及第二泵浦,还包括反应器、过滤器、清洗器、热风烘干装置;还包括如下制备方法:(1)备料、(2)制备硝酸银溶液和还原液、(3)反应、(4)过滤、(5)清洗、(6)烘干、(7)包装处理。本实用新型除配料桶还须人工投料外,其余都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温度、反应速度等条件,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全自动化控制生产工艺制造银粉的设备,与传统反应釜生产带搅拌的人工的生产工艺制造银粉的设备有本质区别。制造出来的银粉性能稳定,形貌控制稳定,单批次生产量大,批次稳定性好。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生产银粉的工艺是这样实施的:利用硝酸银溶液与抗坏血酸或甲醛等还原剂,在固定的容器中,搅拌下均匀地加入硝酸银溶液到还原剂中,这样就会将硝酸银中的银还原成一定粒径及形状的银粒子沉淀下来,反应完全后,沉淀全完后去掉(或倾倒或抽滤)还应液,过滤出沉淀物——银粉,然后用去离子水再清洗数次,直至银粉洗出来的去离子水溶液电导率为100μs/cm后即可。清洗干净的银粉可以再加入无水乙醇及分散剂搅拌分散,将软团聚的银粉粒子分散成相对独立无抱团的粒子,再放入50℃真空干燥箱中烘烤24h,将无水乙醇及去离子水的残留完全去掉干燥后成干净干燥粉状的银粒子。最后将此方法生产出来的银粉制造成各种电子产品上需要的银浆,广泛地应用于导电线路。这种方法被国内广泛使用,原因是工艺简单,设备投资规模小,生产成本及人员要求不高。但其最大的缺点是批次间的一致性,即重复性比较难把控。因为搅拌速度及化学反应条件的难把握导致批次稳定性差,同时一次反应的批量不大,比如用3m3的反应釜作为反应容器,制造的银粉只得50公斤左右,一次反应制得的数量不多,再用同样的工艺去制造第二批,结果往往与前一批有所差异,所以使得银浆制造后用到电子产品上往往有所不同,电性能及外观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差异性大,致使电子产品质量有高低,尤其是精密的太阳能银粉更加要求一致性重复性要好。因此,我们为了做到太阳能电池用的银粉有更高的质量保证,于是实用新型了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除配料桶还须人工投料外,其余都可实现自动化操作,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温度、反应速度等条件,保证产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脑控制加入硝酸银溶液及还原液的分量;反应过程及时补充PH值调试剂的量。利用控制装置去精确控制泵浦、调节阀等的元器件,实现每批次加工出来的银粉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反应器中的传感器以及各管路中的流量监测器,实时传输数据,实现定量的添加和传输,使还原反应过程具备智能化监控,使得每批次得到的银粉的一致性好,电性能及外观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差异性极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控制生产制造银粉的设备,包括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第一支路先后包括第一配料桶和第一过渡配料桶,第一配料桶和第一过渡桶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泵浦,第一泵浦将第一配料桶的溶液抽取至第一过渡桶;
第二支路先后包括第二配料桶和第二过渡桶,第二配料桶和第二过渡桶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泵浦,第二泵浦将第二配料桶的溶液抽取至第二过渡桶;
还包括反应器,第一过渡桶与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一调节阀,第二过渡桶与反应器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第二调节阀;
还包括过滤器,反应器通过第一输送带与过滤器连接;
还包括清洗器,过滤器通过第二输送带与清洗器连接,清洗器上还连接有喷淋水装置;
还包括热风烘干装置,清洗器通过第三输送带与热风烘干装置连接。
还包括包装台,热风烘干装置通过第四输送带与包装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宝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宝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2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电解铜粉还原炉
- 下一篇:单主轴双刀架立式数控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