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暗室自动舱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1859.1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冬;苗新利;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马刚强;鄂艳涛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门 暗室 自动舱门 导向盖 本实用新型 门底板 驱动件 导轨 布局空间 滑动设置 偏心扭矩 平行布置 使用寿命 组件连接 门洞 开合 磨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室自动舱门,包括:设置于暗室门洞两侧的门底板,所述门底板上设有L型导向盖,两个导向盖之间滑动设置有舱门,所述舱门旁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L型连接组件连接于舱门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暗室自动舱门,其导轨与舱门平行布置,可有效节省布局空间,而且导轨可以承受偏心扭矩。同时,更避免了舱门两侧与导向盖内侧的发生磨损,延长了舱门使用寿命,使得舱门开合更加顺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暗室自动舱门。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领域最为普遍使用的诊断方法——体外诊断,是指采集人体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进行化学成分或者化学反应分析,从而判断人体病变。如化学发光分析法、分子诊断。这些诊断方法,均采用自动或者半自动仪器进行加样、分析,并给出诊断报告。
这类仪器均有一个功能单元——发光值检测单元(即测量室),测量室是一个可以封闭的暗室,在检测过程中不允许漏光。要实现全自动的检测过程,就需要在暗室上设计一个可以自动开启和关闭暗室的装置。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自动开关且密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暗室舱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暗室自动舱门,包括:设置于暗室门洞两侧的门底板,所述门底板上设有L型导向盖,两个导向盖之间滑动设置有舱门,所述舱门旁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通过L型连接组件连接于舱门的一端。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L型连接组件包括导轨、固定块、连接臂和连接块,所述导轨设置于门底板旁,且与所述门底板平行,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连接块连接于固定块一端,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臂连接于舱门的一端,所述固定块滑动设置于导轨上,且所述固定块与连接臂呈L型连接设置。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舱门包括上舱门和下舱门,且所述上舱门与下舱门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舱门的前后两端均具有台阶结构,且所述门底板前后两端均设有与舱门台阶结构相对应的台阶结构。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件为直线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暗室自动舱门,其导轨与舱门平行布置,可有效节省布局空间,而且导轨可以承受偏心扭矩。同时,更避免了舱门两侧与导向盖内侧的发生磨损,延长了舱门使用寿命,使得舱门开合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暗室自动舱门,上舱门与下舱门中间设计圆柱孔,用于安装弹簧。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上舱门与导向盖紧密接触,下舱门与门底板紧密接触。在舱门关闭后,可以形成有效密封,避免光线进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暗室自动舱门,在上舱门与下舱门的前后端具有台阶结构,在舱门关闭后可形成的台阶结构可有效避免光线进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暗室自动舱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暗室自动舱门的舱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暗室自动舱门的舱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舱门台阶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暗室,2-门底板,21-台阶结构,3-L型导向盖,4-舱门,41-上舱门,42-下舱门,43-弹簧,44-台阶结构,5-驱动件,51-输出端,6-L型连接组件,61-导轨,62-固定块,63-连接臂,64-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18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检测仪器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化的肠道寄生虫虫卵诊断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