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用按压式吸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41206.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7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树峰;陈国涛;陈东方;詹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树峰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 按压瓶 面罩 支撑管 制氧机 按压 本实用新型 弹力组件 吸氧装置 氧气通过 按压式 软皮管 急诊 进气口 单向流通 弹性绑带 结构科学 自动恢复 出气口 护手 皮管 瓶壁 筛网 回复 保证 流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用按压式吸氧装置,包括制氧机、软皮管、第一单向阀、按压瓶、第二单向阀、支撑管、面罩、弹性绑带、出气口、气筛网、护手、弹力组件和进气口,所述制氧机一侧安装有软皮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按压瓶一侧通过第一单向阀和软皮管与制氧机连接,按压瓶另一侧通过第二单向阀和支撑管与面罩连接,按压按压瓶时,第一单向阀无法流通,氧气通过第二单向阀和支撑管进入面罩,按压瓶回复时,面罩处气体无法通过第二单向阀回流,氧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按压瓶,实现单向流通,同时通过按压瓶内的弹力组件保证每次按压结束时瓶壁自动恢复,保证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内科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用按压式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吸氧装置主要应用于医疗方面,纯氧在救护医疗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急诊用按压式吸氧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在使用时由于无法实现氧气的单向流动,容易按压时造成氧气回流,同时在按压时,按压瓶容易被压瘪而无法恢复,影响治疗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急诊用按压式吸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用按压式吸氧装置,包括制氧机、软皮管、第一单向阀、按压瓶、第二单向阀、支撑管、面罩、弹性绑带、出气口、气筛网、护手、弹力组件和进气口,所述制氧机一侧安装有软皮管,所述软皮管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一侧设置有按压瓶,所述按压瓶一侧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一侧安装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一端安装有面罩,所述面罩外侧设置有弹性绑带,所述按压瓶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按压瓶内侧安装有气筛网,所述按压瓶内部设置有弹力组件,所述按压瓶两侧均安装有护手,所述按压瓶另一侧设置有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力组件包括滑杆、挡块、第一缓冲板、滑槽、弹簧、第二缓冲板和连接杆,所述滑杆底部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挡块底部安装有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底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安装有第二缓冲板,且第二缓冲板与连接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瓶和护手通过粘接剂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进气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和出气口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向阀和进气口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二单向阀和出气口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按压瓶一侧通过第一单向阀和软皮管与制氧机连接,按压瓶另一侧通过第二单向阀和支撑管与面罩连接,按压按压瓶时,第一单向阀无法流通,氧气通过第二单向阀和支撑管进入面罩,按压瓶回复时,面罩处气体无法通过第二单向阀回流,氧气通过第一单向阀进入按压瓶,实现单向流通,同时通过按压瓶内的弹力组件保证每次按压结束时瓶壁自动恢复,保证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压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力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树峰,未经刘树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41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的鼻氧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载式微压氧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