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摄像头的可视人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8666.0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翔;郝进争;李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模组 视频信号传输线 吸引管 视频线路 可视人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双摄像头 透明罩体 侧向 宫腔组织 检查模式 切换开关 镜头 前端部 吸引口 宫腔 内腔 吸引 视野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摄像头的可视人流装置,其包括吸引管和视频线路切换部件,吸引管上开设有吸引口;吸引管的前端部设有透明罩体;透明罩体的内腔设有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第一摄像模组的镜头方向朝向吸引管的前方;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方向朝向吸引管的侧向;第一摄像模组连接有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第二摄像模组连接有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和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均连接于视频线路切换部件;视频线路切换部件上设有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视频线路切换部件上设有切换开关。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切换吸引模式和检查模式,可以大大增加人流装置的视野,既可以用于吸引宫腔组织物,又可以对宫腔底部进行检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摄像头的可视人流装置。
背景技术
可视人流装置用于做人工流产手术,并吸取宫腔内的组织物。可视人流装置包括吸引管以及设于吸引管的前端的摄像头,吸引管上开设有吸引口。通过摄像头,实现人工流产手术过程全程可视化操作。
现有的可视人流装置的摄像头的镜头方向通常朝向吸引管的侧向,并与吸引口位于吸引管的同侧。由于摄像头的镜头方向与吸引口同侧,导致人流装置无法看到宫腔的底部,也无法看到输卵管的开口,进而无法对宫底及输卵管进行检查。因此,现有的可视人流装置的摄像头视野小,仅能用于吸引宫腔组织物,而无法对宫腔底部及输卵管的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摄像头的可视人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双摄像头的可视人流装置,其包括吸引管,吸引管上开设有吸引口;吸引管的前端部设有透明罩体;吸引管和透明罩体之间设有将透明罩体的内腔封闭的隔板;透明罩体的内腔设有第一摄像模组和第二摄像模组;第一摄像模组的镜头方向朝向吸引管的前方;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方向朝向吸引管的侧向;第一摄像模组连接有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第二摄像模组连接有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所述双摄像头的可视人流装置还包括视频线路切换部件;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和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均连接于视频线路切换部件;视频线路切换部件上设有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视频线路切换部件上设有用于控制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仅与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连通以及控制第三视频信号传输线仅与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连通的切换开关。
第二摄像模组的镜头方向和吸引口位于吸引管的同一侧。
第一摄像模组包括第一光学镜头组件和设于第一光学镜头组件后面的第一图像传感器;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连接于第一图像传感器。
第二摄像模组包括第二光学镜头组件和设于第二光学镜头组件后面的第二图像传感器;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连接于第二图像传感器。
吸引管上套设有手柄,视频线路切换部件设于手柄内。
第一视频信号传输线和第二视频信号传输线经吸引管的内腔延伸至手柄内。
吸引口连通于吸引管的内腔。
透明罩体为半球形,透明罩体固接于吸引管。
切换开关为按钮,或为旋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装置可以切换吸引模式和检查模式,可以大大增加人流装置的视野,既可以用于吸引宫腔组织物,又可以对宫腔底部及输卵管的进行检查。本装置无需检查装置再次进入宫腔,减少了患者的感染几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大大提高了人流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透明罩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86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