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热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8312.6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2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荣轩平;荣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轩平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管 连通 屋面 外墙 室内 埋地 汇集管 热循环系统 地板 上端 下端 建筑结构 辐射空调系统 储存 建筑风道 节能减排 空调系统 室内地板 系统循环 循环介质 塑料管 地下室 金属管 屋面板 地下 土壤 冷量 余热 | ||
建筑热循环系统,它包括外墙立管、屋面管、地板管、埋地管、室内立管,外墙立管埋在外墙内,屋面管埋在屋面板内,地板管埋在室内地板内,埋地管埋在地下室地板内,室内立管位于室内;外墙立管上端与屋面管连通,下端与埋地管连通;屋面管与周围的外墙立管连通,中间通过屋面汇集管与室内立管的上端连通;地板管的两端与室内立管连通,或一端与室内立管连通,另一端与外墙立管连通,或与独立的空调系统连通;埋地管与周围的外墙立管连通,中间通过地下汇集管与室内立管的下端连通;室内立管上端通过屋面汇集管与屋面管连通,下端通过地下汇集管与埋地管连通;上述管道采用金属管、塑料管、建筑风道,循环介质为空气或水,它们依秩连接成热循环系统,形成辐射空调系统,通过系统循环,夏季夜间把自然冷量储存在土壤和建筑结构中,供白天使用,冬季白天把余热储存在土壤和建筑结构中,供晚间使用,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建筑辐射空调的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蓄冷通常采用冰蓄冷、水蓄冷、相变墙体蓄冷,它把夜间低谷廉价的电能转换成冷能或热能储存起来,用于白天空调,但它需要大量的蓄冷材料,体积大,系统复杂,投资成本高。而高纬度地区昼夜温差大,在夏季某些时段,夜间室外温度远低于白天室内空调温度,形成巨量的天然冷源,在不利用制冷机蓄冷的条件下,如何把这个天然冷源蓄积起来,目前还缺少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建筑热循环系统包括外墙立管、屋面管、地板管、埋地管、室内立管,它们依秩连接成热循环系统。外墙立管埋在外墙内,屋面管埋在屋面板内,地板管埋在室内地板内,埋地管埋在地下室地板内,室内立管位于室内。外墙立管上端与屋面管连通,下端与埋地管连通;屋面管与周围的外墙立管连通,中间通过汇集管与室内立管的上端连通;地板管的两端与室内立管连通,或一端与室内立管连通,另一端与外墙立管连通,或与独立的空调系统连通;埋地管与周围的外墙立管连通,中间通过汇集管与室内立管的下端连通;室内立管上端与屋面的汇集管连通,下端与地下的汇集管连通。上述管道采用金属管、塑料管、建筑风道,管内循环介质为空气或水,形成热循环辐射空调系统。
在夏季的白天,建筑的外墙、屋面由于室外高温和太阳辐射以及室内热负荷的作用,外墙和屋面温度升高,外墙立管、屋面管内的循环介质温度也升高,而室内立管的循环介质温度相对较低,这样,室内立管底部的压力大于外墙立管底部的压力,两者存在压力差,循环介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在外墙立管中上升,在室内立管中下降,从而在外墙立管、屋面管、室内立管、埋地管中形成重力自然循环,循环介质经过地下室时,由于地下室的土壤温度低于循环介质温度,高温的循环介质向土壤传递热量,室内外的余热排向土壤,维持室内的空调温度不变,当土壤温度与循环介质的温度接近时,传热趋于停止,此时启动空调系统,把室内外余热排向室外。自然循环换热效率低,可在系统中增加风机、水泵,并与空调设备配合,进行机械循环,提高换热效率。
在夏季的夜晚,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外墙温度及地下室土壤的温度,建筑外墙向外散热,外墙立管、屋面管内的循环介质温度低于室内立管的循环介质温度,这样,外墙立管底部的压力大于室内立管底部的压力,两者存在压力差,循环介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在外墙立管中下降,在室内立管中上升,从而在外墙立管、屋面管、室内立管、埋地管中形成重力自然循环,循环介质经过地下室时,由于地下室的土壤温度高于循环介质温度,高温的土壤向循环介质传递热量,通过循环,土壤的热能及室内余热通过外墙及屋面排向室外,维持室内的空调温度不变,在上半夜,室外温度较高时,需启动空调系统,把室内余热排向室外,在下半夜,室外温度较低,是向建筑墙体、地板、土壤蓄冷的最好时机。
在冬季的白天,如果阳光充足,气温较高,室内有富裕的余热,可通过循环系统,把这部分余热传递到地下室土壤中积蓄起来,用于夜间采暖需求。实际上,在冬季大部分时间,尤其是在夜晚,室内没有余热,必须通过循环系统,从地下室土壤中提取热能,当热能不够时,要启动空调系统供热。
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热循环系统,实现夏季夜间向土壤、建筑结构蓄冷,冬天白天蓄热,达到节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轩平,未经荣轩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8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串并联复合式冰蓄冷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