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道置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7795.8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93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婷;崔峥;张洁;陆晶晶;黄建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5 | 代理人: | 许伯严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层管 中层管 充气球 置管 消化道 管口 内管 本实用新型 给药管 气囊 气管 相通 间隙连接 人体肠胃 左侧内壁 划伤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道置管,包括外层管、中通、充气球和中层管,所述外层管右端固定有中通,所述中通上部设置有给药管口,且给药管口与外层管相通,所述外层管左端安装有气囊B,所述外层管内侧设置有中层管,所述中层管左侧内壁上安装有气囊A,所述中通下部设置有管口B,所述中层管内侧设置有内管,且内管与中层管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管口B与内管相通,所述管口B与中通连接处左侧设置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上部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右侧固定在中通下部左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层管、中通、充气球和中层管,解决了消化道置管功能少,在置管放置时容易划伤人体肠胃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消化道置管。
背景技术
消化道置管用于吸引胃液或用于往十二指肠里注入液体提供给患者必须的食物和营养,传统的消化道置管结构简单,只能进行供给营养食物,不能进行药物投放,且在安置置管时置管头部容易划伤病人肠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道置管,解决了消化道置管功能少,在置管放置时容易划伤人体肠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道置管,包括外层管、中通、充气球和中层管,所述外层管右端固定有中通,所述中通上部设置有给药管口,且给药管口与外层管相通,所述外层管左端安装有气囊B,所述外层管内侧设置有中层管,所述中层管左侧内壁上安装有气囊A,所述中通下部设置有管口B,所述中层管内侧设置有内管,且内管与中层管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管口B与内管相通,所述管口B与中通连接处左侧设置有充气球,所述充气球上部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右侧固定在中通下部左侧。
优选的,所述外层管左侧表面上设置有渗药孔。
优选的,所述中通右侧连接有管口A,且管口A与中层管相通。
优选的,所述充气球底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放气阀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气管左端分别与气囊A和气囊B串联,且气管布置在外层管与中层管之间夹层中。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化道置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层管和中层管,中层管内用于食物等营养物质的供给,外层管与中层管之间预留有间隙,通过给药管口向外层管与中层管之间间隙内灌入药物,药物从外层管左侧的渗药孔排出,到达指定的肠道位置处。
(2)本实用新型在中层管内部设置内管,在需要使用时内管放置插入中层管内,内管可更深入肠道,通过内管对病人肠道进行清洗,中层管左侧内壁上设置有气囊A,在对气囊A充气时气囊A膨胀挤压内管,内管相对固定在中层管内,在对肠道清洗时内管不至于发生移动,在外层管左端设置气囊B,在对气囊B充气时,气囊B前端可形成有效的缓冲空间,避免管道头直接与肠道接触,对肠道造成硬性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右侧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左侧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左端的气囊A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左端的气囊A和气囊B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77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床旁门体分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肾盂成型球囊扩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