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6402.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冯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端智慧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姚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高新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外壳 红外探测器 伸缩支撑杆 半圆块 连接杆 连接孔 镶嵌凹槽 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 固定螺丝 外界平面 信号接受 上端 衔接板 传感器 外端 主板 探测 镶嵌 安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探测器,包括镶嵌凹槽、固定套和第二连接孔,所述镶嵌凹槽的内侧中部镶嵌有半圆块,且半圆块的表面中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半圆块的右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伸缩支撑杆,所述固定套设置于伸缩支撑杆和连接杆的连接处,且伸缩支撑杆的右端安置有探测外壳,所述探测外壳的右侧中部安装有探测主板,且探测外壳的内侧中部连接有传感器,所述探测外壳的左上端安装有信号接受杆。该红外探测器设置有衔接板和第二连接孔,工作人员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螺丝对该装置进行严谨地安装工作,避免因该装置整体的固定不够严谨,该装置将会和外界平面发生分离的现象,体现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红外探测器是将入射的红外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红外辐射是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人眼要察觉这种辐射的存在并测量其强弱,必须把它转变成可以察觉和测量的其他物理量,一般说来,红外辐射照射物体所引起的任何效应,只要效果可以测量而且足够灵敏,均可用来度量红外辐射的强弱,现代红外探测器所利用的主要是红外热效应和光电效应。
市场上的探测器在进行安装时,大多采用悬挂和吸附,但整体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一般的探测器极其容易发生脱落的现象,严重时,将会摔落破损,造成资源上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红外探测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探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探测器在进行安装时,大多采用悬挂和吸附,但整体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一般的探测器极其容易发生脱落的现象,严重时,将会摔落破损,造成资源上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探测器,包括镶嵌凹槽、固定套和第二连接孔,所述镶嵌凹槽的内侧中部镶嵌有半圆块,且半圆块的表面中部连接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半圆块的右侧固定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外端连接有伸缩支撑杆,所述固定套设置于伸缩支撑杆和连接杆的连接处,且伸缩支撑杆的右端安置有探测外壳,所述探测外壳的右侧中部安装有探测主板,且探测外壳的内侧中部连接有传感器,所述探测外壳的左上端安装有信号接受杆,所述镶嵌凹槽的内侧左端镶嵌有橡胶底座,且镶嵌凹槽的外部固定有限位罩,所述镶嵌凹槽的外侧左端连接有衔接板,且衔接板的外壁上安装有磨砂隔层,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衔接板的表面四角端口处,且第二连接孔的正前方贯穿有第一固定螺丝,所述镶嵌凹槽的正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且第三连接孔的前方贯穿于第二固定螺丝。
优选的,所述半圆块呈球形结构设置于镶嵌凹槽的内侧中部,且镶嵌凹槽和半圆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套和伸缩支撑杆相连接,且伸缩支撑杆通过固定套和连接杆构成可伸缩结构,所述固定套围绕于连接杆的外端设置,且固定套分别和伸缩支撑杆、连接杆构成嵌套结构。
优选的,所述橡胶底座呈圆弧结构设置于镶嵌凹槽的内侧左端,且橡胶底座的外表面和半圆块的左侧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罩和镶嵌凹槽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限位罩和镶嵌凹槽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
优选的,所述衔接板和镶嵌凹槽之间呈垂直结构,且衔接板和磨砂隔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端智慧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云端智慧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64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颜色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电力检修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