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动上下料旋锻管线的缩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4735.0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勇;唐之胜;蔡建胜;王德友;周康明;程龙;詹家洲;朱文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金亚汽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B21D55/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天娇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管 气缸 定模 红外开关 缩管模 支撑板 自动上下料 控制端 旋锻 设备投入成本 本实用新型 安全隐患 成型设备 同一轴线 装置结构 不动作 活塞杆 上下料 缩管机 遮挡物 支撑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管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旋锻管线的缩管机构,包括缩管定模、缩管模、缩管气缸、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块,所述缩管定模安装在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中部,在所述缩管定模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开关,红外开关的控制端接入缩管气缸的控制端,当红外开关检测到遮挡物时缩管气缸不动作;所述缩管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缩管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缩管模连接,所述缩管模与所述缩管定模在同一轴线上。本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投入成本只有成型设备1/20。无需人工上下料,杜绝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缩管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旋锻管线的缩管机构。
背景技术
原先采用市场上采购的成型设备,利用夹模夹紧,缩管冲头冲压,因产品长度短(最短20mm)。存在夹手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旋锻管线的缩管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旋锻管线的缩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缩管定模、缩管模、缩管气缸、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有支撑块,所述缩管定模安装在所述支撑块的一侧中部,在所述缩管定模的两侧分别设有红外开关,红外开关的控制端接入缩管气缸的控制端,当红外开关检测到遮挡物时缩管气缸不动作;所述缩管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缩管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缩管模连接,所述缩管模与所述缩管定模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的另一侧固定有孔检测气缸,所述孔检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检测通针,所述检测通针穿过缩管定模,检测通针的轴线与缩管定模的轴线在同一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缩管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气缸连接板,所述气缸连接板连接两个导向杆,所述缩管模通过连接座与所述导向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中部固定有导向固定座,所述导向固定座上设有导向孔,所述所导向杆与所述导向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导向固定座上固定有卸料顶针,所述卸料顶针穿过所述连接座以及缩管模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在缩管定模的两侧设置了用于控制缩管气缸动作的红外开关,所以当有人手遮挡住红外开关时,缩管气缸是不动作的,只有当手离开缩管定模位置后,再去启动缩管气缸时缩管气缸才动作,这样就有双重保护的作用,提高了工人的安全性。同时,由于现有技术缩管后人工取出管材,再用一根检测针插入到管材内检测旋锻孔是否通堵,这种方式耗费时间比较多,本装置巧妙的将孔检测气缸设置在缩管定模的一侧位置,缩管完成后,孔检测气缸直接将检测通针插入到缩管中进行检测,替代了人工,通过自动化改造,现在可一人同时操作两条旋锻缩管线。设备产能提高一倍以上。设备投入成本只有成型设备1/20。无需人工上下料,杜绝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金亚汽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金亚汽车管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4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插式焊接钢管扩径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数控缩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