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管切开套管外固定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4595.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4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幼平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1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黄绍彬;詹仲国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布 气管套管 湿化管 气管切开套管 本实用新型 固定机构 固定支架 气管切开 外固定套 集束 托起 支架 氧气 患者呼吸道 辅助作用 固定管道 患者吸氧 气道护理 倾斜设置 防尘 感染 固定针 内气管 防气 气道 切开 工作量 护士 住院 管理 重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外固定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管套管接头、氧气及湿化管接头和纱布固定机构,氧气及湿化管接头倾斜设置在气管套管接头的侧部,纱布固定机构包括气管套管接头上方的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连接的支架托起,支架托起上设置有多根纱布固定针。本实用新型能对医院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护理进行集束化管理,对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及气道湿化管进行稳定的固定,防止纱布脱落而起到防尘、防气道干燥辅助作用等用物进行集束化管理,使气管切开病人的固定方法更牢固,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及感染途径,减少护士重复固定管道耗费的时间和工作量,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医用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套。
背景技术
因为病情的需要,ICU患者常需建立人工气道予气管切开术以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这些患者常需要进行吸氧治疗,吸氧是纠正低氧血症的有效措施。气管切开后,气管套管口成为氧气进入气道的重要通道,因此气管套管和吸氧管之间的有效连接是保证吸氧通畅的关键。但由于患者翻身、咳嗽等原因易使氧气管脱出气管套管外,影响氧疗效果,导致氧气管前端污染。张琳等将一次性头皮针剪掉末端已无菌操作的方式放入气管套管内3~5cm,用胶布在气管套管外固定的方法,胶布受痰液或汗液的污染时,其固定效果差。杜培等将氧气面罩改造为气管切开保护罩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但此方法制作过程复杂、操作步骤繁琐。李晶等制作医用软管固定夹固定吸氧管在病人的衣物或床单,病人翻身夹子容易脱落。同时姚莉莉利用“普鲁士”打结法固定氧管,再将无菌纱块覆盖在外套管上,遮盖气管套管的湿纱布易随患者体位改变或呼吸而跌落。临床中还可应用人工鼻吸氧,但其成本高,价格较贵且须定时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惠,而且使用方便的气管切开套管外固定套。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气管切开套管外固定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气管套管接头、氧气及湿化管接头和纱布固定机构,氧气及湿化管接头倾斜设置在气管套管接头的侧部,纱布固定机构包括气管套管接头上方的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连接的支架托起,支架托起上设置有多根纱布固定针,可以减少病人咳嗽时的痰液污染纱布和脱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气管套管接头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外套管之间有间隙,形成环柱型的腔体结构,可以很好的将气管套管接头与用于接病人的气管切开套管很好的连接,防止咳嗽或者翻身时脱落。
进一步地,氧气及湿化管接头包括倾斜设置在气管套管接头侧部的侧管,侧管的内径为0.2-0.8cm。
进一步地,支架托起为环形件,支架托起与气管套管接头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纱布固定针从支架托起的内缘向中心位置延伸,可以减少病人咳嗽时的痰液污染纱布和脱落,同时起到遮尘和防止气道干燥的辅助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设置在气管套管接头上部的两侧支撑脚,两侧支撑脚倾斜设置,其上端与支架托起连接,整体呈喇叭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要由气管套管接头、氧气及湿化管接头和纱布固定机构构成的气管切开套管外固定套,对医院内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及气道湿化管进行稳定的固定,防止纱布脱落而起到防尘等用物进行集束化管理,使气管切开病人的固定方法更牢固,减少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及感染途径,减少护士重复固定管道耗费的时间和工作量,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幼平,未经黄幼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4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