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咬胶棒夹持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2924.4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梁颖;李春林;杨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颖 |
主分类号: | A61C7/02 | 分类号: | A61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8 | 代理人: | 段泽贤 |
地址: | 550005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持筒 咬胶 手柄 棒夹 顺序连接 限位凸起 压缩弹簧 夹持齿 夹持杆 夹持钳 钳体 本实用新型 可滑动连接 控位环 圆柱状 侧壁 导杆 端头 夹持 碰触 伸入 外部 | ||
一种咬胶棒夹持手柄,其用于对圆柱状咬胶棒进行夹持,其包括握持筒、控位套和夹持钳,所述握持筒侧壁设置有U型导向槽,所述控位套包括顺序连接的控位环、导杆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U型导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钳包括通过压缩弹簧连接的两个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顺序连接的夹持齿和夹持杆,所述夹持齿和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握持筒外部,所述夹持杆伸入所述握持筒内部的端头与所述握持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咬胶棒夹持手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手与咬胶棒的直接碰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正畸辅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对咬胶棒进行夹持的手柄。
背景技术
咬胶,是一种专门针对隐形矫治配套生产的硅胶棒,适当的咬咬胶可以让牙套与牙齿更为贴合,更重要的是实现正畸力系统的平衡。现有的咬胶棒通常采用如中国专利CN205019180U所提供的用于牙套佩戴的咬胶棒的类似结构,也就是说,现有的咬胶棒通常采用由诸如聚丙烯这样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圆柱状结构。
咬胶棒的使用过程通常为:用手将隐形牙套就位后,拿住咬胶的一端,将另一端放入口中轻咬,从口腔一边到另外一边,确保每个牙齿都被咬到。一般佩戴新的牙套,前三到五天每次佩戴牙套使用咬胶咬3到5分钟,三到五天后可减少咬胶使用时间,但要咬到确保牙套就位、贴合。在咬胶使用过程中,有时候患者会将整个咬胶棒放入口腔内,以增加咬胶与牙齿的咬合接触面积,但由于现有的咬胶棒都有一个手扶持的过程,因此,当患者的手不清洁卫生时,就很容易将细菌、污物等有害物质带入口腔,从而造成健康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咬胶棒夹持手柄,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咬胶棒夹持手柄,其用于对圆柱状咬胶棒进行夹持,其包括握持筒、控位套和夹持钳,所述握持筒侧壁设置有U型导向槽,所述控位套包括顺序连接的控位环、导杆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U型导向槽可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钳包括通过压缩弹簧连接的两个钳体,所述钳体包括顺序连接的夹持齿和夹持杆,所述夹持齿和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握持筒外部,所述夹持杆伸入所述握持筒内部的端头与所述握持筒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杆伸入所述握持筒内部的端头与所述握持筒通过点焊或者铆接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齿为弧形抱持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咬胶棒夹持手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有效避免手与咬胶棒的直接碰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咬胶棒夹持手柄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咬胶棒夹持手柄的立体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颖,未经梁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2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隐形牙套摘除器
- 下一篇:一种透明牙套摘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