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计算机控制接口的半导体激光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30922.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1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彦;马彩芳;张田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特一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5/042 | 分类号: | H01S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激光 计算机控制接口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 半导体激光器组件 计算机远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 计算机控制 控制接口 脉冲调制 模拟调制 内部集成 完整系统 新型产业 通用的 可用 开发 拓展 | ||
一种具有计算机控制接口的半导体激光子系统,涉及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技术领域。半导体激光子系统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其内部集成了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与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源,用户只需再做简单的开发即可构成符合需要的完整系统。目前半导体激光子系统在控制接口方面大多只考虑了模拟调制及脉冲调制等功能,还存在的缺点是:无计算机远程控制接口。本实用新型是在通用的半导体激光子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控制接口,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子系统可用计算机控制的功能,拓展了半导体激光子系统的应用领域,也缩短了用户再开发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器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半导体激光器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子系统是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产业,其内部集成了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与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及温控电路,在子系统外部留有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只需再做简单的开发即可构成符合需要的完整系统。目前半导体激光子系统在控制接口方面大多只考虑了模拟调制及脉冲调制等功能,还存在的缺点是:无计算机远程控制接口,不能满足用计算机控制子系统的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在通用的半导体激光子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控制接口,实现了半导体激光子系统可用外部计算机远程控制的功能。所述计算机控制接口与半导体激光子系统的外部控制接口在电路与结构方面相对独立、相互并存、自动转换。
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含AC-DC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外部控制接口、急停开关接口、半导体激光器组件、光纤耦合输出组件,其特征是:增加了计算机控制接口。所述计算机控制接口与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有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控制接口包含接口芯片U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接口J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计算机控制接口,拓展了半导体激光子系统的应用领域,也缩短了用户再开发的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计算机控制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U1为接口芯片,C1、C2、C3、C4、C5为电容,J1为接口,U0为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源为AC220V,AC电源经过AC-DC转换电路之后,分别给单片机控制电路、激光器驱动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激光器驱动电路输出的电流加载到半导体激光器组件作为激光的激发能量;温度控制电路保证激光器组件工作在某一稳定的温度范围内,使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波长不发生漂移;激光的输出与关闭、以及输出功率的大小,可通过外部控制接口或计算机控制接口进行控制;系统设有急停开关接口,以保证系统的使用安全。半导体激光最终是通过光纤耦合输出组件传导输出。本实用新型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单片机U0的型号为W78E058,所述计算机控制接口电路的接口芯片U1的型号为MAX232,电容C1、C2、C3、C4、C5为均电解电容,接口J1的型号为DB-9。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通过计算机控制接口与外部计算机是以RS232串行通讯协议进行相互通讯。外部计算机通过所述计算机控制接口可对本实用新型设定激光输出功率的大小、控制激光输出的模式、实时监测激光输出功率及其它状态参数、接受单片机控制电路上传的各类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特一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特一安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30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